黄道周年谱注译
栏目:道周文化 发布时间:2014-11-03

原文:
  一日,母出先公书,对子平泣曰:『而父日为薛、蔡、杨、陈交构之巧,万里逮杖。六月就涂,行至南昌,念石养山阿甚,乃以书来曰:『吾自以硁硁(1)之守,与物无争,庐舍墓下,所有图书数卷,松竹数株,皆为先人体魄之所安栖,依依庐次,陶然自适,不知其它。惟忆自少贫苦,禄不逮亲。今岁时亦粗具杯桊(2),未遑俎豆,然吾值国家多事时,既受殊恩,势不容默。前后三十疏,皆原本仁义,不负苍生,而多言数穷(3),遂招物忌。计吾生平,未有一言一事,内不可告于妻子,外不可告于朋友,幽不可告于鬼神,明不可告于黎庶者。唯麑、麚、麖幼,未能读吾书,知吾志谊所在耳。今吾行矣,时时宜看扫先陇』。而睹是书,而父安能一日忘北山松楸哉!
又一日,母出先公书对子平泣曰:『而父赴逮至阙下,庭杖八十,诏狱卧八十日,抱足扶首,仅能起立。作易象正、孝经赞、孝经颂数卷,杖疮发,几不支。念石养山阿甚,乃以书来曰:「吾疮百十日尚未合,明发(4)之所痛也。复何颜见参绦(5)于异日?此祸生于危言(6),蚤不引身(7),今悔之无益。行止(8)天也,非人所为。此身已听之君,不必烦忧也。今麑子已十岁,读古人书,凡人之邪正皆当问先生。至于事亲当孝,事君当忠,见人当诚敬而有礼,见长者当肃然起立,此不待问而知也。今麚子、麖子尚少,当徐而教之,当时时念而父艰危孤苦也。看扫先陇,当以时节往」。而睹是书,而父安能一日忘北山松楸哉』!
 
注释:
(1)硁硁(kēng):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2)杯桊(Juàn):一种木质的饮器。
(3) 多言数穷:话说多了就会影响、限制和羁绊自己的行动。《老子·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明发:孝亲之思。晋·陆机《思亲赋》:“存顾复之遗志,感明发之所怀。”
(5)参绦:当为人名,待考。
(6)危言:直言。《逸周书·武顺》:“危言不干德曰正。”《汉书·贾捐之传》:“臣幸得遭明盛之朝,蒙危言之策,无忌讳之患。” 颜师古注:“危言,直言也。言出而身危,故曰危言。”
(7)引身:抽身;引退。战国·宋玉《神女赋》:“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
(8)止:本义停、停止。引申为达到。《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
一天,母亲拿出先父书信,对子平哭着说:“你父亲当时被薛国观、蔡国用、杨嗣昌、陈新甲设计构陷,万里迢迢,逮捕廷杖。那年六月上路,走到南昌,思念家乡石养山的一草一木,写信回来说:‘我自从坚持浅陋固执的操守,和外界事物没有竞争,草屋墓园,所有的只有几卷书籍,几株松竹,都是为了先人躯体魂魄安息隐居,我在草屋墓园之间徘徊流连,日子悠然舒适,不知道有其他。只是想起从小贫苦,俸禄来不及养亲,现在的日子也是粗茶淡饭,没有能力经常祭祀。然而,我正赶上国家多事之秋,已经接受了皇上特殊恩惠,就不能允许再沉默。前前后后三十封奏疏,中心思想只为仁义二字,没有辜负黎民百姓,可是言多必失,限制了自己的行动,最终招来非议和嫉妒。想来我此生,没有一言一事,在内不可以告诉妻子,在外不可以告诉朋友,在阴间不可以告诉鬼神,在阳世不可以告诉天下人。只是麑、麚、麖三个孩子年幼,还不能阅读我的书籍,知道我志向情趣是什么。现在我走了,应该经常照看打扫墓园。’看到这封信,你的父亲哪里能够忘记北山墓园一天啊!”
又有一天,母亲拿出先父书信,对子平哭着说:“你父亲自己到南昌接受逮捕,来到了皇宫之下,廷杖八十,在诏狱里躺卧八十天,抱着头扶着墙,仅仅能够站立。写作《易象正》、《孝经赞》、《孝经颂》几卷,棍棒疮伤发作,几乎无法撑住。非常思念石养山的一草一木,就写信回来说:‘我疮口发作,一百余天还没有愈合,这让有孝心的人们痛心,以后又有何脸面和参绦相见?这次祸害产生于直言,早前没有抽身而退,现在后悔也没有用处。我的行为达到了天的境界,不是一般人所作所为能够理解。我这个身体已经听命于君王,不必烦恼忧愁。现在麑子已经十岁,阅读古人书籍,凡是人的正邪都应当询问先生。至于侍奉双亲应当孝顺,侍奉君主应当忠诚,见到别人应当诚实尊敬而有礼貌,见到长者应当肃然起立,这些都是不用问而应该知道的。现在麚子、麖子都还小,应当慢慢教导他们,应当时时记得你们的父亲艰难危险孤独困苦啊!照看打扫墓园,应该定时前往。’看到这封信,你的父亲哪里能够忘记北山墓园一天啊!”
 
原文:
  又一日母出先公书对子平泣曰:『而父既立主行都,政在武人,甚于马、阮矣。乃自请行边,孤军莫救,一战自决,兵单食尽,遂及于难,不食十有二日(1),不死。闻门人赖生为书别家人,而父但振笔书其上曰:「纲常百世,性命千秋,天地知我,家人何忧」。而父亦不复作书。少日(2),念石养山阿甚,乃以书来曰:「天下□□(3)矣。生平不为一节所系,今以此遂志,亦无所恨,长为颜闵(4)所笑耳!麑、麚、麖、麙(5),但令哦诗书,守礼义,为臣当忠,当子当孝,余不足忧也。不时看扫先陇,勿以风水为嫌」。而睹是书,而父安能一日忘北山松楸哉』!
   又一日,母召麑子而泣曰:『见而父殉节时有别十八名山诗,谓吾所游天下名山,今当舍之远去,唯武夷吾乡、大涤吾墓,终携偕往,未之辞也。大涤虽而父之讲堂在焉,然其志在石养,恐而未能寻骨归祔(6)先人墓侧,则必以此累大涤诸生耳。而勉之哉』!麑子遂行,与客俱。母泣数行下,与之别而遂行。渡钱塘,见大涤诸生,知先公首时,有一义士潜瘗(7)聚宝门(8)外,立黄石而识之。与客亟诣白门(9),发一穴得焉。退后发一穴,奉尸而出,合之纳小匶(10)中。与客寻从难四生首,亦得焉,俱携以归。漳上诸生皆白衣冠迎其丧,至于邺山。门人为位讲堂之上治丧三日,乃发引归石养。浦中诸生皆白衣冠迎其丧,至于北山。母哭于墓门之外,迎而入,乃易棺衾(11),视齿发,然后葬。四生首祔于左。四生者何?赖生继谨,平和人。赵生士超,侯官人。毛生玉洁,六合人。蔡生春溶,龙溪人。蔡生者,母夫人之从父昆弟也,字时培。初在招征军中,被执至新安,为书别家人曰:『吾录录(12)人后者,幸得日夕随师侧。去腊见师被执,谊不容走。室人(13)奚庸(14)忧愁,时往慰夫人耳』。夫人见书喜曰:『吾弟不□我家矣(15)』!
 
注释:
(1)不食十有二日:《年谱》作十四日,应当为十四日。参看王文径先生主编《黄漳浦文集》第971页《绝粒十四日不死傅君折得玉梅两支寄瓶中听口弄胡琴六章》。
(2)少日:不多日;数日。《南史·褚彦回传》:“悉与亲游噉,少日便尽。”
(3)天下口口:缺字,揣摩其意译之,待考。
(4)颜闵:孔子弟子颜回和闵损的并称。《汉书·叙传上》:“伏周孔之轨躅,驰颜閔之极挚。”闵损(前536~前487),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在孔门中以德行和老成持重著称,而尤其以孝行超群闻名于世。
(5)麑、麚、麖、麙:黄道周的四个儿子,大儿子麑子,又名子中,字仁表(1631~1652),育有一子黄玉麟,字文伯,撰《黄忠烈公年谱》二卷,后随清军征西南,不详所终。二儿子麚子,又名子成,字神表(1632~1652),无子嗣。兄弟二人同日死于兵灾。三儿子麖子,又名子和,字民表,生卒年不详,有一子,均早逝。四儿子麙子,又名子平,字衡表(1645~?),协助洪思编辑《石斋十二书》,有二子黄绍德、黄守信,余不详。
(6)归祔:合葬。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指岐下以归祔,备大葬之威仪。”
(7)瘗(yì):掩埋,埋葬。晋·潘岳《西征赋》:“夭赤子于新安,坎路侧而瘗之。”
(8)聚宝门:今称中华门,位于南京城南,坐北朝南。该门为南唐都城至宋、元金陵城的南门。洪武初年,直接利用了旧有的城门,并定名聚宝门。因为城门外有座聚宝山(今称雨花台)而得名。
(9)白门:旧时南京的别称,因六朝建康南门宣阳门又名白门,故称。吴伟业《琴河感旧》诗其一:“白门杨柳好藏鸦,谁道扁舟荡桨斜。”
(10)匶(jiù):古同“柩”。装着尸体的棺材。
(11)棺衾(qīn):棺材和衾被。
(12)录录:通“碌碌”,庸碌无能。《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
(13)室人:泛指家中的人。《诗经·邶风·北门》:“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
(14)庸:副词,表示反问,怎么。唐·韩愈《师说》:“庸知其年之先后。”
(15)吾弟不□我家矣:缺一字,揣摩其意译之,待考。
 
译文:
又有一天,母亲拿出先父书信,对子平哭着说:“你父亲拥立新君,在福州建立天子行在,可是朝政掌握在武将手中,局面比马士英、阮大钺更加严重,就自己请求巡视边疆,(组织抗清斗争),孤军奋战没有救兵,一战定胜负,兵少粮尽,因此遭难,绝食十二天,还没有死。听说弟子赖继谨写信和家人告别,你父亲就提笔在上面写道:‘纲常百世,性命千秋,天地知我,家人何忧。’你父亲也没有另外写信。几天后,你父亲非常思念石养山的一草一木,就写信回来说:‘江山易主了,平生不为节义的问题所困扰,现在就以此了却心愿,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永远被颜回和闵损所嘲笑啊!麑、麚、麖、麙四个孩子,只要叫他们诵读诗书,遵守礼义,当臣子应当忠诚,当儿子应当孝顺,我就没有忧虑。经常照看打扫墓园,不要把它只是当做风水而嫌弃。’看到这封信,你的父亲哪里能够忘记北山墓园一天啊!”
又有一天,母亲叫来麑子而哭着说:“看见你父亲为节义殉难时,写有告别十八名山的诗作,说我所游历的天下名山,现在都要舍去而永远离开了,只是武夷是我的家乡,大涤是我的葬身之地,最终要回到这两个地方去,因此没有写诗告别。大涤山虽然是你父亲建堂讲学的地方,但是他的志趣在石养山,如果不能寻得骨骸合葬在先人的墓侧,那么一定会因为这样连累大涤山的诸位弟子,你勉力为之吧!”于是麑子和友人一起成行,母亲流着眼泪和他们告别才起程。他们渡过钱塘江,见到了大涤山的诸位弟子,知道先父尸首的下落,当时有一位义士偷偷埋葬在南京中华门外,立一块黄色石头作为标记。麑子和友人急忙赶到南京,挖一坑找到先父的头,再退后挖一坑找到先父的尸身,合在一起放进小棺材中。又和友人寻找四位一起就义弟子的头,也都找到,全部带回。漳州的弟子们全部白衣白帽迎接先父灵柩来到邺山,弟子们在讲堂设立灵位为先父治丧三天,才发出灵柩回归北山。漳浦的弟子们全部白衣白帽迎接先父灵柩来到北山,母亲哭倒在墓门之外,迎入灵柩,更换棺材和衾被,母亲久久凝视先父的牙齿和毛发,然后入葬。四位弟子的头安葬在左边。四位弟子是谁呢?弟子赖继谨,漳州平和人。弟子赵士超,福州闽侯人。弟子毛玉洁,安徽六合人。弟子蔡春溶,漳州龙溪人。蔡春溶是母亲的堂弟,字时培。当初在招募的部队中,被俘到新安郡,写信告别家人说:“我碌碌无为跟在别人后面,有幸能够早晚跟随在老师旁边。去年冬天看见老师被俘,情义上不允许我离开。家人何必忧愁,只要常常前往安慰夫人就可以了。”夫人看见书信高兴说:“我的弟弟不辱我家啊!”
 
原文:
  夫人生鹤峰(1)征士(2)家,性嗜书,能居约,不苟言笑。十岁能属文。事母陈,以孝着。一日,陈病,亟与同母女弟(3)刲臂瀹羹(4)以进,陈食之而病良已。归先公,事姑太夫人复以孝着。初,先公为庶常(5)时,迎太夫人入京师。夫人林未有子,携一女子子子本奉姑太夫人行,以疾卒于就李(6)。弥留时,谓子本曰:『而父日以忠孝教于家,我死,而幸勿哭,恐伤太夫人意。后必有能事吾姑善于吾者』。先公寻(7)以忤珰请告,奉太夫人归,负土葬青原公石养山阿。明年,母夫人始归于先公。不三月,遂有姑太夫人之丧。先公水浆不入口者五月(8),母亦茹蔬啜粥,不御酒肉者三年。先公复事畚锸,负土葬陈太夫人石养山阿,遂庐其下。
   列皇帝(9)初,先公既免丧,闻边警(10),入谓母曰:『二人已矣,国家多事,能遂誓墓(11)而不动』?遂辞墓出山,携孥行。至建安(12),闻遵化破。至临安,闻良固破,遂渡江。闻上以边事欲杀旧辅钱机山,下于理(13),举朝莫敢言。至上三疏救之。少日,遂调官归。将行,母问曰:『所当言者尽于此乎』?先公笑而不答。明日,复上一疏,言上御极,自丁卯大雪至戊寅春分,在师上六(14)。大君有命,小人勿用。过此遂为小畜(15),五君一民(16),恐天下自此乱矣。勿用之防,诚不可已。上怒甚,遂削籍归。母喜曰:『上怒方殷,祸几不测。今削籍归,幸矣!信夫子言天下将分裂,是吾异日之忧也!携子若孙,将安所往乎』
 
注释:
(1)鹤峰:今福建龙海市蔡坂村。
(2)征士:隐士,不就朝廷征辟的士人。南朝·颜延之《陶征士诔》:“有晋征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
(3)女弟:妹妹。《汉书·窦融传》:“女弟为大司空王邑小妻。”
(4)刲臂瀹羹:割手臂肉煮成羹汤。刲(kuī):割取。瀹(yuè):煮。
(5)庶常:庶吉士的代称。《尚书·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故有此称。
(6)就李:在驿站。《博雅》:“行李,关驿也。”《左传·僖十三年》:“行李之往来。”《周语》:“行李以节逆之。”
(7)寻:副词,不久。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8)先公水浆不入口者五月:庄起俦《年谱》作:“先生水勺不入口者五日。”应当为五日。
(9)列皇帝:指崇祯烈皇帝。崇祯皇帝的谥号是“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列,古同“烈”。
(10)闻边警:指1629年的“己巳之变”。
(11)誓墓:去官归隐。《晋书·王羲之传》:“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
(12)建安:今福建建瓯县。
(13)理:理刑,指司法部门。汉·司马迁《报任安书》:“遂下于理。”
(14)师上六:《易经·师》上六爻。卦象说: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意思是国君下令赏功,分封诸侯大夫。不能重用无才德的小人。
(15)小畜:《易经》小畜卦。小畜卦象征微小的蓄聚,君子因此蓄养文明之德。
(16)五君一民:篆传曰:“以一阴而畜五阳,能系而不能固,是以称为小畜也。”在崇祯五年二月的《放门陈事疏》里并没有“过此遂为小畜,五君一民,恐天下自此乱矣”的话,这话是洪思说的,他写此文是在蔡夫人死后的康熙年间,他或许是说从先生上疏之后,天下渐乱,南明相继出现的五个帝王也不能扭转局势,这符合小畜卦的象征意义。南明五位帝王是:福王,年号弘光;唐王,年号隆武;小唐王,年号绍武;桂王,年号永历。鲁王并未称帝,只在绍兴称监国。若有别的解释,待考。
 
译文:
夫人出生在龙溪县蔡坂村的一个隐士家庭,天性喜欢书籍,居家生活简单节约,恬静寡言,不喜谈笑。十岁能够写文章。侍奉母亲陈氏,以孝顺著称。一天,陈氏母亲得急病,她和妹妹割手臂肉煮成羹汤,母亲喝了以后居然病就好了。嫁给先父后,侍奉婆婆太夫人也是以孝顺著称。当初,先父还是庶吉士的时候,迎接太夫人到北京,夫人林氏没有儿子,带着女儿子本侍奉太夫人一起上路,因为急病在途中去世。弥留之际,对子本说:“你父亲每天用忠孝教育家人,我死后,你就不要哭,恐怕伤了太夫人的心。将来一定有能够侍奉婆婆比我更好的人。”不久,先父因为忤逆魏忠贤而辞职,侍奉太夫人回家,挑土筑墓改葬青原公在石养山上。第二年,母亲才嫁给先父,不到三个月,就有了婆婆太夫人去世的丧事。先父五天不进食,母亲也是吃素喝粥,不碰酒肉有三年。先父再次拿起畚箕锄头,挑土筑墓安葬太夫人在石养山上,在旁边建草屋居住。
崇祯初年,先父服丧已经期满,听说边疆烽烟再起,进来对母亲说:“父母都已经去世,现在国家是多事之秋,怎么能够这样去官归隐而不作为呢?”就辞别墓园离开石养山,携带妻儿上路。到建瓯,听说遵化被攻陷。到杭州,听说良固被攻陷。渡过长江,听说皇上因为边疆战事要杀前首辅钱龙锡,把他关进监狱,朝廷百官没有人敢上疏说话。先父到达后,马上连续上三封奏疏救钱龙锡。不久,被贬职调外,将要起程的时候,母亲问:“所要说的都说了吗?”先父笑而不答。第二天,再上一封奏疏,说皇上登基,从丁卯年大雪之日到戊寅年春分(1627—1638),都符合师卦的上六爻,它的意思是,国君下令赏功,不能重用无才德的小人。过了这个期限就是小畜卦所揭示的,五位君主无法领导民众,恐怕天下从此混乱了。因此防止重用小人的做法,确实不能中断。皇上非常生气,把先父削职为民。母亲高兴说:“皇上正在气头上,灾祸几乎无法预测,现在削职回家,是很幸运的事情。相信丈夫说的天下将要分裂混乱,这是我担忧将来,带着像孙子一样的儿子,我们能够去哪里呢?”
 
原文:
  既归北山,守墓三年,而环命下矣。先公时教于榕坛,与诸生讲习不辍。已闻边警,都下骚然,有檄征师,遂辞墓出山,与三十有六人俱,尽得海隅之力士以行。母脱簪珥(1)以佐军。遂入援。既行,母见邸报,笑曰:『夫子不久当谪官归矣』!麚子问母何以知之。母叹曰:『杨嗣昌、陈新甲,皆天下不祥人也,一时咸以夺情用,而父疾乱臣贼子甚,虽在讲筵,安能不言?言则必为罗一峰(2)耳』。先公果上三疏,上前争甚力,上怒甚,遂谪官归。母喜曰:『上怒倍于往者,祸且不测。今谪官归,幸矣!唯薛国观、蔡国用方得政,可遂晏然已乎』?
既归北山,守墓三年而逮命下矣。遂辞墓出山,就缇骑于江西。漳上诸父老虑缇骑与诏狱中吏卒横索钱,投匮三日,可数百缗(3)。门人将赍(4)上,母亟使人谢曰:『无所用此,徒为累耳。且主上圣明,薛、蔡、杨、陈寻当自贩(5),夫子必能生还也。勿以此烦父老忧』。门人有潜赍上江西者,先公令持归,谢之如母言。廷杖后,血集襦裤(6)者令勿浣,皆寄示儿曹。母泣曰:『留示子孙。而父获遇明时,乃横受阙下数百鞭楚(7),九鞫四拷,指节微续,辄细书(8)百部孝经,以当狱吏狱卒钱。为人臣子,劳苦极矣!宜示子孙』。已群奸尽露,天子亦悔,遂得不死,而戍命下矣。唯以戍所近武陵,人咸危之,皆虑有刘器之(9)梅州之惧。母笑曰:『此非夫子死所也。从近杨武陵家,奚畏乎?天生夫子,必不死于长沙。且主上圣明,群小稍稍去侧,夫子亦不长荷戈也。寻当环召矣』。已而果然。谁谓母非明智妇人哉?
 
注释:
(1)簪珥:发簪和耳饰。古代多为高贵妇女的首饰。《管子·轻重甲》:“簪珥而辟千金者,璆琳琅玕也。”
(2)罗一峰:罗伦(1431~1478)明代理学家、状元。字应魁,一字彝正,号一峰。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谪泉州市舶司提举,次年复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辞归,隐于金牛山,钻研经学,开门教授,从学者甚众。学术上笃守宋儒为学之途径,重修身持己,尤以经学为务。为文有刚毅之气,诗作磊落不凡,著有《一峰集》等。
(3)缗(mín):古代计量单位:钱十缗,即十串铜钱,一般每串一千文。
(4)赍(jī):拿东西给人,送给。《说文》:“齌,持遗也。从貝,齊声。俗字作賫。”
(5)贩:本义贩卖,引申为叛卖。《宋书·沈攸之传》:“虽吕布贩君,郦寄卖友,万之斯人,未足为酷。”
(6)襦裤:短衣与裤。亦泛指衣服。《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衣不帛襦裤。”
(7)鞭楚:刑具。鞭子和刑杖。引申为鞭打。明·唐顺之《彭翠岩处士墓表》:“其治狱多所贷舍,不以锻鍊为能,虽鞭楚常恐伤之。”
(8)细书:细小的字。《南史·齐衡阳王钧传》:“钧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
(9)刘器之:刘安世(1048~1125),北宋官吏。字器之,号元城、读易老人。魏(今河北大名西北)人。以直谏闻名的大臣,被时人称之为“殿上虎”。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荐为秘书省正字,又以吕公著荐,为右正言,累迁左柬议大夫,进枢密都承旨,章惇用事,贬英州安置,徙梅州,蔡京、章惇阴谋杀害刘安世不果。这就是文中所说“刘器之梅州之惧”。徽宗立得赦,历知衡、鼎、郓州及镇定府。有《尽言集》。
 
译文:
又回到北山,守墓三年,赐环召回的诏命下来了。当时先父在漳州榕坛讲学,和弟子们讲议研习没有中断。又听说边境告急,首都紧张混乱,有檄文征召军队,先父就辞别墓园离开石养山,带领三十六人同行,都是海边的勇武之士。母亲脱下发簪和耳饰用来补助军队费用,于是先父入都支援。启程以后,母亲看见朝廷邸报,笑着说:“丈夫不久之后应当贬官回家了!”麚子问母亲怎么会知道,母亲叹息说:“杨嗣昌、陈新甲都是天下的不祥之人,一时间因夺情被起用,你父亲最痛恨乱臣贼子,虽然在讲经筵,怎么会不说呢?说了一定像罗一峰那样。”先父果然上了三封奏疏,在皇上面前奋力争辩,皇上非常生气,于是被贬职回家。母亲高兴说:“皇上这次比以往加倍生气,灾祸不可预测。现在贬职回家,幸运啊!只是薛国观、蔡国用正在把持朝政,能够得到安宁的局面吗?”
又回到北山,守墓三年,然而逮捕的诏命下来了。于是辞别墓园离开石养山,在江西接受锦衣卫校尉逮捕。漳州的各位父老担心锦衣卫校尉和诏狱中狱卒蛮横索要钱财,设捐赠箱募捐三天,得到铜钱几百串。弟子将要送上,母亲急忙派人谢绝说:“不需要用这些钱,只是累赘而已。何况皇上圣明,薛国观、蔡国用、杨嗣昌、陈新甲等人不久就会自食其果,先生一定会活着回来,不要因为这样让各位父老烦恼忧愁。”有弟子偷偷跟随先父到江西,先父坚持叫他回家,谢绝他就像母亲所言。廷杖之后,叫人不要洗沾满血迹的衣服,全部寄回家给子孙看。母亲哭着说:“留着给子孙看,你父亲生逢清明时代,却无端在宫墙之下遭受几百次鞭打,九次审问四次拷打,手指关节只是脆弱相连,还用小楷写下百部《孝经》,用来给监狱吏卒当钱用。为人臣子,辛劳痛苦极了,应该给子孙看,”不久,那群奸臣全部败露,皇上也后悔了,因此得以不死。谪戍的诏命下达了,只是流放的地点离杨嗣昌的老家武陵很近,大家都觉得危险,都担心有刘安世在梅州的恐惧。母亲笑着说:“那里不是先生死的地方啊!离杨嗣昌家近,有什么可害怕的,上天降生先生,一定不会死于长沙。而且皇上圣明,那些小人稍微离开皇上周围,先生就不会长时间扛着戈戟戍边,不久应当会赐环召回。”不久之后果然如此,谁说母亲不是明智的女人呢!
 
原文:
  先公时在大涤,与门人复寻归云之洞,念石养山阿甚,而召命下矣。乃拜疏,力乞休致。归而凿山,与门人讲于诸翁之麓(1),为乐性(2)之游,若将终身焉。少日,群盗李自成遂陷京师。是日也,先公方与门人讲于东皋(3)之上,为明诚之会。县间(4)乐作,心痛楚不可忍。入谓母曰:『心奚痛楚甚于阙下时』?母悲曰:『夫子身在亩宫(5)而忧天下,岂四方有非常之变乎』?寻忧诏至,思陵(6)死社稷,正是日也。先公与诸生治丧于邺山讲舍,为位而哭者三日。母见先帝之遗诏,亦哭于家三日,邻妇闻之,皆泪盈把,悲动行路。已留都诏至,遂赴召辞墓行,入别母曰:『吾欠先帝一死,此身不复能依依松楸,遂终于二人墓下』。母悲曰:『行矣!非复誓墓时矣!夫子不行,谓先帝何』?行未半,闻姜、刘(7)逐,哭倪文正公家,知留都必覆于马、阮。至辄以奉祠行,跪孝陵(8)前,一恸声振林木。顷之,自禹陵归,知国事已去。梦见孝陵,彷徨江渚。潜刺「大明孤臣黄道周」七字于裾,属门人曰:『他日以此识吾尸』。已乃遇主兰溪,许以驱驰,遂有行都立主之事,不谓乃为武人所卖,必不能一日安于朝。力自请行,以招征出江西,是以有童家坊之师。母初家中见招征疏有曰:『臣里有病舍蹇马者,下而自走,不十里困矣。蹇马仰天而笑。臣今为蹇马所笑也。臣犹欲以蛙颐螳臂,信大义于天下,为朝廷守一日之藩篱,非曰能之,亦各义耳(9)』。母废书(10)而泣曰:『此夫子尽瘁之日矣。招征之役,不过义无所逃,欲得一死以下报孝陵与先帝耳。人不知义,宜复群起而笑之』。先公殉节讣至,上为震悼罢朝,诏赠太师文明伯,谥忠烈,赐祭立庙,一行都,一漳上。□曰(11):『凡讲堂表为文明书院,皆令有司以春秋尸祝(12)之。妻封一品夫人,子各袭荫补官。制(13)曰:招征印已还□□(14),「帝赍良弼」一银章仍赐其家,以示后世子孙。母执诸子手而泣曰:『以先人之忠,显荣褒大,施及孙子。今命尔麑子子中世万户禄,麚子子成世千户禄,锦衣世世,与国无极。今麖子子和四岁,麙子子平二岁,亦补京都官,一补尚宝丞,一补中书舍人。国恩如此,愿子若(15)孙,世世其无忘先人哉』!
 
注释:
(1)诸翁之麓:指邺山。参看黄道周《邺侯山记》。
(2)性:通“生”。生命;人生。《左传·昭公十九年》:“民乐其性,而无寇雠。”
(3)东皋:水边向阳高地。指漳浦城东的明诚堂,崇祯十七年三月建成。
(4)县间:县,通“悬”,悬挂。间,间架。房屋建筑的结构,梁与梁之间叫“间”。
(5)亩宫:即一亩宫。《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篷户瓮牖。”后来就以“一亩宫”比喻寒士的简陋居处。
(6)思陵:位于北京十三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帝崇祯帝朱由检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
(7)姜、刘:当为姜埰、刘宗周。姜埰(1607~1677),明末清初学者。字如农,号敬亭山人、宣州老兵,山东莱阳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选授礼科给事中。以弹劾权贵,受廷杖入狱,谪戍宣城卫。北京城破,移家江南。南明弘光朝以原官用,鲁王又授以兵部右侍郎,皆不就。与弟姜垓流寓苏州。刘宗周,见《年谱》弘光元年注释。
(8)孝陵:明孝陵,朱元璋陵墓。
(9)这段话出自两封奏疏。“臣里有病舍蹇马者”,应为:“里人有病舍蹇马者。”见《续报情形疏》,《黄漳浦文选》卷二。“为朝廷守一日之藩篱,非曰能之,亦各义耳。”此句见《孤軍莫救危疆難支疏》,《黄漳浦文选》卷二。
(10)废书:放下书,指中止阅读。《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序》:“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11)缺字,揣摩其意译之,待考。
(12)尸祝:祭祀。明·宋濂《题傅氏诰敕后》:“(金昌年)尝浚慈湖,溉田千顷,民至今尸祝之。”
(13)制:古代帝王的命令:制诰。指规定、法规。
(14)缺字,揣摩其意译之,待考。
(15)若:连词,与,和。《书·召诰》:“旅王若公。”
 
译文:
先父当时在大涤山,和弟子们再次游览归云洞,非常思念石养山的一草一木,然而召还的诏命下达了,先父上疏,强烈要求退休。回来后在邺山辟地建房,和弟子们在邺山讲堂讲学,希望过快乐人生的悠闲生活,颇有在此养老隐居的想法。不久,李自成攻陷北京。这一天,先父和弟子们在漳浦城东的明诚堂讲学,这就是有名的明诚堂大会。悬挂的乐器敲响了,鼓乐齐鸣,而先父心口疼痛难于忍受,进来对母亲说:“心口疼痛比在北京受刑还厉害。”母亲悲伤说:“先生身处陋室而心忧天下,莫非国家有非常之变?”不久,令人担忧的诏书到达,皇上为国家而死,正是在这一天。先父和弟子们在邺山讲堂治丧,设立皇上牌位哭了三天。母亲看到了先帝的遗诏,也在家哭了三天,邻居妇女听到这件事,也是热泪盈眶,街上也充满着悲痛哀伤。之后,留都南京的诏命到达,就奉命辞别墓园。将要启程,进来向母亲告别说:“我欠先帝一死,此生再也不能够在墓园流连依恋,终老于父母墓下了。”母亲悲伤说:“走吧!再也没有辞官归隐的日子了,先生不走,怎么向先帝交代啊!”
    还没有走到半路,听说姜埰、刘宗周被驱逐,路过倪元璐家,为他痛哭悼念。知道留都南京将会因为马士英、阮大钺的专权而覆灭。先父到达之后就以祭祀为名离开,(临行前)跪在高皇帝的孝陵面前痛哭,哭声在树林间回荡。过了些时候,先父祭完禹陵将要回来,知道国家大势已去,梦见太祖高皇帝,在江边徘徊犹豫。偷偷在衣服下摆里面刺绣“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字,嘱咐弟子说:“将来凭这个辨认我的尸体。”以后在兰溪遇见唐王,许诺为之奔走效力,才有了在行都福州拥立新君的事情,没有想到为武将所背叛,在朝廷一天也不能安稳,极力自请巡视边疆,招募军队出兵江西,这样才有了童家坊战斗的失败。当初母亲在家里看到招募征战的奏疏写道:“比如乡下人生病,舍去老马不坐,而自己行走,不到十里路困顿不堪,让老马仰天大笑,臣现在就是让老马嘲笑的人,臣却想要凭借青蛙般的老脸螳螂一样的手臂,为天下伸张大义,要为朝廷守卫一天的边疆,不是说有能力,只因人各有其道义啊!”母亲放下奏疏哭泣说:“这是先生鞠躬尽瘁的日子啊!招募征战,不过是为仁义所困,无所逃脱,想要用一死来报答太祖高皇帝和先帝。人们不知道什么是义,总是会群起而笑话先生。”先父殉节的讣闻传来,皇上震惊,罢朝悼念。诏令赐赠太师文明伯,谥号忠烈,赐赠立庙祭祀,一个建在行都福州,一个建在家乡漳浦。诰命说:“凡是先生的讲堂都表彰为文明书院,命令有关部门春秋两季祭祀。妻子封一品夫人,儿子各世袭庇荫补录为官。”又规定:招征印已经归还朝廷,“帝赍良弼”的银质印章赐给他的家庭,用来昭示后世子孙。母亲牵着几位儿子的手哭着说:“以先辈的忠心,彰显荣耀褒奖大义,惠及子孙。现在诏命麑子子中世袭万户俸禄,麚子子成世袭千户俸禄,锦衣玉食世世代代,和国运一样源远流长。现在麖子子和四岁,麙子子平二岁,也都补为首都官员,一个补为尚宝丞,一个补为中书舍人。国家恩典如此深厚,但愿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没有忘记先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