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街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栏目:遗迹探源 发布时间:2014-07-15

顶街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铜陵镇(原叫铜山城)顶街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与它的建城历史及其军事史、文化发展史有很大关系。

一、铜山城与漳浦县的关系

唐垂拱二年(686)置漳州,下设漳浦县和怀恩县(即今诏安县),时东山隶属怀恩县;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怀恩县并入漳浦县,东山随之隶属漳浦县。这个时候的漳浦县,地域广阔,包括现在的漳浦县、平和县、诏安县、云霄县和东山县,以及南靖县、海澄县的部分。明正德十三年(1518)析出平和县;嘉靖九年(1530,一说嘉靖十年,1531)析出诏安县;民国元年(1912)析出云霄县;民国五年(1916)析出东山县。

诏安建县时,东山除了铜山城之外,全岛划归诏安县,其地界在今铜陵镇团结路中间要往人民市场的地方(当时地名叫大沟头,即大沟头以东的铜山城归漳浦县管辖,大沟头以西地域归诏安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全岛划归诏安县。东山建县时,地域除了东山本岛之外,还有今漳浦县的古雷半岛。

可以说,铜陵镇在历史上与漳浦县的隶属关系最长,达994年。

 

二、铜山建城及顶街的由来

明初,被朱元璋赶下海的原反元起义军有两大势力,一是江苏的张士诚军,一是浙江的方国珍军;还有福建一拥护元朝又被明军赶下海的陈友定军。这三支力量形成骚扰东南海疆的海盗势力,给明政府造成很大威胁。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本浪人加入海盗队伍,更加肆无忌惮地烧杀东南沿海百姓。为巩固东南海疆,朱元璋派他的乡亲、心腹大将周德兴到福建修建5座用于抵御倭寇的城池,铜山城就是其中之一。由于铜山城地处闽粤要冲,因此在5大城池中,铜山城又显得尤其重要。

在铜山城驻守的军人,即镇海卫(镇海卫也是在明洪武二十年由周德兴所建,其地址在今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铜山所的官兵共有1200人,原由漳州府派兵驻守,但由于这些军人是本地人,“多不着伍”(经常偷跑回家不在军营中),不利防御。为此,周德兴遣返漳州府军,另派兴化府(今莆田)军前来驻守,并允许官兵携家眷前来。

这样,铜山城的守军换成兴化府军,官兵的家属成了铜山城的居民。这些军属居住在军营的前边,因此民居前的街道就叫“营前街”。后来居民增多,营前街两旁民居不够住,又在其下边修建民居。为使其前边的街道与上边营前街有区别,营前街就改名叫顶街,其下边的街道就叫“下街”。

 

三、“武夫”成文人,军营成海滨邹鲁之地

由于驻守铜山城的军人文化程度不高,加上明的卫所制度实行世袭制,即军人年老去世,可以由他们的子弟世袭父兄的军职,因此铜山城中的这些住民,都可称为“武夫”。

到了明中期的正德元年(1506),才有军人后裔开始在铜山城建青云馆,设月课,授孔教。到明正德十一年(1516)始建崇文书院。这是铜山城的第一所书院,其地点在今关帝庙东边,即关帝庙的隔壁(宝智寺)的隔壁(今黄道周纪念馆)。而真正对铜山城的教育起巨大推动作用的,一是蔡潮,一是唐文灿。

蔡潮(1467~1549),字巨源,号霞山,浙江临海城关人。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时任巡海道。蔡潮是个十分热爱铜山的官员,他到铜山城巡视时,认为铜山地理好,风景优美,一定会出文才,所以他做了两件事,一是修建南溟书院,一是修建东门屿的文峰塔。前者为了让军人子弟读书识礼;后者为了让铜山人出大文才。

唐文灿是铜山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中举却不进京考进士,而是留在家乡教书,一教就是19年,为铜山人培养了大量人才。也正因为如此,这人口仅2万余人的小城,从嘉靖二十九年(1550)到天启五年(1625)的八九十年间,就出了9个进士,26个举人,482个秀才。正如《铜山志》所云:到“(嘉靖)四十年壬子,铜之绅笏盈床,儒彦云起”,昔日武夫聚集的军营,成了海滨邹鲁之地。而顶街,就是铜山城人才荟萃之地,在铜山明清科举历史上,先后出了17名进士(其中武进士3名),举人80名(其中武举17名),贡生86名,秀才大约800名。《铜山志·人物志序》评此:“文人蔚然,科甲蝉联”。也诚如黄道周所言:“吾乡人子弟,拖船荡桨,亦能文章”

在14名进士中,单顶街就出了7名,他们分别是明代的游天庭、唐文灿、文三俊、黄道周、陈瑸、陈士奇和清代的唐朝彝。

 

四、顶街七进士概况

(一)游天庭(明嘉靖年间在世)

其家在顶街唐朝彝故居隔壁,有关他的简况,正史和民间传说都有,而《铜山志·游天庭》原文翻译如下:

游天庭,字行野。小时候,游天庭就成了孤儿,家中贫苦,跟随母亲到漳浦的杜浔外祖父家中居住。天庭很小的时候,他的外祖父生病了,病情险恶。一天,听到野外恶鬼在相议说:“听说游大人就要到来,不知道哪里可以躲藏?”其中一个恶鬼说:“树林前头的瓮里头是最安然无恙了。”一会儿,游天庭来了,恶鬼就问他说:“你会写字吗?”游天庭回答说:“会。”说完,就动笔写道:“上大人对乃命(孔夫子前来核对检查你的小命)。”纸笔写完,就将瓮封牢固,然后把瓮沉到海里,外祖父的病马上就痊愈了,听到这件事的人都感到奇怪。

嘉靖二十八年(1549),游天庭凭贡士的身份进京参加进士的考试,终于获得了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第二年(嘉靖二十九年,1550),游天庭一连报捷,成了进士,最后升官到担任辽东苑马寺卿。(游天庭在任职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曾在湖南衡州任职)衡州老百姓在去他世后,把他的神位供奉在名宦祠中。

 

(二)唐文灿(1525~1603)

其家在顶街中段即华表旁边,具体地点待考。该华表就是朝廷表彰唐文灿的“纶章垂耀”坊。有关唐文灿事迹,以《铜山志·唐文灿》原文翻译如下:

唐文灿,字若素,号鉴江。他是嘉靖二十八年(1549)考中的举人。铜山人登上科第做官,是从唐文灿开始的。当唐文灿五六岁的时候,就专喜爱读书学习,加上他超群的聪明而有天才,所以在他13岁的时候,参加漳州府的考试,就已经得到第一。到了16岁的时候,唐文灿的学习成绩就已经是全镇海卫所有学校的头一名了。不久,经过考试,他获得了廪生资格而享受廪膳补贴。唐文灿因此有神童的称号。

到了25岁时,唐文灿参加乡试并高中举人。随之,他创办私塾筹建学堂,带着礼品前来求学的学生就达到200多人。从此以后,铜山出色人物蓬勃兴起。这都是唐文灿首倡办学的功劳啊!唐文灿生平最擅长徐陵和庾信的诗文风格。而后,他被选中进入中书直内阁撰写公文。当时的直内阁主官申瑶泉、余同麓诸公,都很器重他。凡是国家的策命、诏敕,大多都交由他撰写。

隆庆二年戊辰(1568),皇帝下旨,命令礼部让担任中书的人参加国家考试,成绩优秀的人准予参加会试。唐文灿参加了考试并取得了第一。这一年,唐文灿成了进士,被授以行人的官职。随即提升为部曹员外,作为监差到山西铁冶厂执行公务。他斥责这里的各项常规陋习,因此大大触犯了冯珰奸党的意愿。而后,被降级为滇南佥事道。在任上,唐文灿安抚当地的酋长。冯珰乘唐文灿进京的机会,唆使权贵们打压他,又将他降级为宿州的副职官员,任命他为池州司理。在任上,唐文灿问案治狱,切合实情,有“神明”的赞誉。后来,都察院巡按御史蔡梦说巡察所管各路,来到他的府上,回京后又把他举荐给朝廷,调补户部郎中,再外调担任广西观察使。这时正值年成歉收,唐文灿想方设法赈济百姓,使很多人得以活下来。百姓因此修建生词来纪念他。

唐文灿享年79。他的著述很丰富。康熙五十六年,乡绅林荣玉等呈请学院崇拜奉祀为乡贤。

 

有关唐文灿的事迹,林定泗编写的《地灵人杰话东山·人杰篇》第115~116有《科第开先唐若素》专文介绍。(此书在县旅游局林喜禄处有存)

 

(三)文三俊(明万历年间在世)

他的家在顶街,历史上铜山城有两大姓,即文姓和武姓,文姓住顶街,武姓住下街,史称“顶街文,下街武”。文三俊辞官回乡后,在当时的郊区石笋池(即今团结路与旧戏院中间地方)修建别墅居住。有关他的事迹,以《铜山志·文三俊》原文翻译如下:

文三俊,字二仰,世袭百户长的军籍。他从小聪明敏捷而通达,所有百部儒家经典的《诗》和《书》,只要他读过一遍,就会背下来,而且经过很久也不会忘记。只要是写文章,作辞赋,乐府歌行,他拿起笔马上就能写成。万历三十一年(1603),文三俊参加乡试并中举。到了万历三十八年,文三俊高中进士,做为佐官代行(浙江省)上虞县县令职务。可是他凭借自己的才干而显得高傲,从不做奉承上司的事情,因此上司经常责难他。

负气的文三俊干脆辞去官职回家。他开凿池塘,修筑楼馆,用车运来山上的石头,移植过来花和草,而后在家里作诗饮酒自寻乐趣,自以之为乐。文三俊的著述很丰富,可是因为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他的作品大多散失,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保存几卷的《小雕集》。

 

又:当今全县诸多人家家中“帝祖”对联,其中最常见的“发大圣贤志气,醒愚夫妇真心”佳对,就是出自他手。

 

另:有关铜山的文姓,相传是南宋宰相文天祥的后代。当年文天祥与其子文道生在广东一带抗元,据《汕头都市报》2005年10月19日文载:文天祥殉国后,其子文道生令妻子和年幼的儿子文伯平逃难到广东丰顺县;文伯平为避祸移居到凤凰山,而他的一个后代名叫文汝海的,又辗转移居于福建铜山。又据《潮汕百家姓》2008年8月19日 文衍源、文雁英所撰文《文天祥后代落籍潮梅》云:“文伯平娶妻宋氏、曾氏,共育6子:汝香、汝旺、汝光、汝明、汝山、汝海。其中汝明移居丰顺、汝海移居福建铜山。”清陈振藻《铜山志》和李猷明主编的《东山县志》(民国稿本)均载,明代铜山有“顶街文,下街武”之说。说明当时的文姓是铜山的大户,只可惜康熙三年到十八年的迁界,把人丁兴旺的文氏人家弄得七零八落,至今只有寥寥十余家。

又据广东《丰顺人物辞典·古代人物传》载:“文道生,文天祥(1236~1283)的长子,生于宋景定元年(1260年)……景炎二年(1277年)八月,他随其父天祥转战广东潮阳。1278年宋危,文道生……后流落于海阳丰政都大胜村(今属丰顺县)。”从凤凰下埔文史(佐证)资料来看,“文氏祖墓吴(文?)道生公——文天祥长子,葬丰顺潭江镇大胜村。解放前常年扫墓祭祖……接辈谱,潮安、饶平、丰顺、梅县松口、普宁、陆丰、福建铜山、海南环山以及侨居海外各地约三万多人。”由此可知,东山文姓者,部分为文天祥之后。

又据1995年广东省潮安县凤凰镇文天祥纪念堂筹委会编《正气》画册载:文天祥子文道生,孙文伯平,玄孙有六,其第六玄孙文汝海迁居福建铜山。据查,其后裔在今铜陵镇码头社区一个叫“做帆埕”的地方居住。这十几年来,不管是广东潮安凤凰镇文氏人家,还是江西吉安文天祥后裔文氏人家,都有来东山铜陵镇寻亲并留影;而东山铜陵镇文氏人也两次前往潮安县凤凰镇参加祭祖之类活动。

 

(四)黄道周(1585~1646)

黄道周的家在关帝庙前靠西15米地方,即今黄道周故居处。有关他的情况太多,《明史·黄道周》等均有记载,这里以《铜山志·黄道周》原文翻译如下:

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10岁的时候就能作古文辞,就像有神在教他似的。十四岁的时候,听到广东博罗县有个叫韩日缵的大夫,家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书,就前往那里拜访。韩日缵和他交谈后,非常惊异,以贵宾的礼节招待他。黄道周得以尽情地阅读所没见过的书籍。在博罗,黄道周每经常骑马遍游各处的名胜,创作了《罗浮山赋》后回到铜山。

到他二十出头的年纪,参加县试得到第一名,随即赴父亲逝世之丧。漳浦县令黄应举派人召见他。可是黄道周没有来。县令很奇怪而且心思重重。这以后3年,才补上诸生进入国学学习。万历四十六年(1618),黄道周参加乡试中举。天启二年(1622),高中进士,被朝廷选为选庶吉士,历任编修与修撰《国史实录》,充任经筵展书官。因为不顺从魏忠贤而请求回乡,安葬自己的父亲在漳浦北山,背土筑坟,在坟墓的下边构筑屋子。继而又碰上母亲逝世之丧,守丧期满除服,到了回朝的期限。

崇祯三年(1630),黄道周外派执掌浙江省乡试。考试结束后,晋升右春坊中允(正六品)。第二年冬天,因为向皇帝上书直言解救老相钱龙锡,竟然被贬职,可是钱龙锡终于因此免于死罪。这时,朝廷中有官员人对黄道周怀恨在心,以流言蜚语散布他在负责浙江的科举考试中有扩大标准的舞弊行为。为此,黄道周3次上疏,请求回乡,获得批准。就要出行的时候,黄道周又上疏,奏章中的语句都是针对当朝的首辅温体仁和周延儒。崇祯皇帝认为黄道周是心怀私念,任意臆测,因此被贬斥为普通百姓。黄道周就此失去了官职并离开京城。而后,他到孔林、孟林,还尽兴地游历黄山、白岳、匡庐、九华各处胜景。

再以后,黄道周在临安的洞霄宫修建大涤书院,祭祀和崇奉朱熹、李纲用的器具也放置在这里。自此,黄道周就偕同浙江一带的学生,隐遁在大滌书院中。

到了冬天,黄道周抵达故里,又继续整理房屋和守护父母的坟墓;也不时地集聚学生在郡守的治所朱子祠(即漳郡紫阳学堂)讲学。远近的学生都来听他讲课。住了很长一段时间,黄道周重被起用,恢复原职回到朝廷。崇祯十年,朝廷让他担任分校官参加会试的使命。但是黄道周随即上奏疏自请辞去官职。朝廷没有答应他的这个请求。

闰四月,发生干旱已经很久了,皇上因此而修身反省自己的过失(古人以为发生天灾,缘于天子的过失而予以的惩罚)。黄道周借此机会上疏,所说的内容是希望皇上重用敢于直言谏诤的大臣的事。清除朝廷中不振作的精神状态和疲塌不求进取的作风。到了六月,又上《求言省刑》疏,话语极其恳切率直。不久,黄道周升迁为左谕德掌司经局(从五品)。黄道周因此上奏疏,检举自己的过失,称自己有“三罪”、“四耻”、“七不如”的问题。皇上为文中所谈不如郑鄤的看法而恼怒,认为他在颠倒是非,命令他回奏陈述理由。但是皇上还是没有因此而惩罚黄道周。不久提拔他为少詹事(正四品)兼侍读学士,充当经筵日讲官,还命令他编纂经书。这时,黄道周向皇上呈送进览疏,推荐郑三俊、姚希孟。皇上又认为黄道周是偏袒私情,忤逆圣旨。黄道周自知不能见容于朝廷,只因为几本书还没写成,不想仓猝离京。

这时,大臣杨嗣昌夺情入阁;大臣陈新甲也遭遇丧事,但照样起用,担任宣大总督;大臣方一藻与清国安抚议和。黄道周草疏分别予以弹劾,在同一天上奏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拿着三疏没有做决定,召见黄道周到平台,下令他回答有关政事。君臣间又驳又问很久。皇上以春秋时期的少正卯为例,说黄道周一生学问,仅仅成为有一张花言巧语谄媚人的嘴罢了。黄道周俯身在地上叩头,又将“忠、佞”二字与皇帝奏辩。崇祯皇帝非常愤怒,返回宫中,作了批示并在朝廷张榜公布,借此对黄道周加以训诫,并降六级任用,贬谪为江西布政司都事。没有多久,江西巡抚解学龙按老例推荐他属下的官员,首先列出的人就是黄道周。按旧日的典章制度,这些文书只要吏部一级回复就可以。但是吏部的薛国观、蔡国用都是杨嗣昌的党羽,他们一看到黄道周的名字,就以书签贴上“申请上裁”的文字。崇祯皇帝看了,果然大怒,立即削掉解学龙和黄道周两人的官籍,并派人前往加以逮捕。用“党邪乱政”的罪名加以惩治问责。两人各被廷杖80下,关进刑部的牢狱,追究同党的人。崇祯皇帝是想把他们置于死地。

户部主事叶廷秀不曾与黄道周见过面;太学生涂仲吉,吏部涂一榛的儿子,两人先后上疏相救。皇上更加愤怒,并廷杖他们。下令逮捕黄道周、叶廷秀、涂仲吉等人到北寺监狱(即北镇抚司监狱,亦即锦衣卫监狱)。同一天受审问。在公堂受审对簿的时候,各位君子憔悴颓废相互凝望,因为受尽了艰难困苦而悲痛怨愤。受株连的官员一共有20人。审查核对结束后,案犯们被转移到西库监狱(即刑部监狱)。在狱中,黄道周上疏为自己申诉。恰巧碰上尚书刘泽深向崇祯进言说,黄道周不该因为陈述主张而被杀,使得朝廷背上杀直臣的名声。因此黄道周得以被遣送广西放逐。叶呈秀、涂仲吉等人也各自分戍,有所区别。

黄道周案发生之后,首辅杨嗣昌死了,周延儒再主持朝政。有一日,皇上驾临御前讲席感叹说:“现在这些讲官没有学问。”周延儒乘机进言说:“只有黄道周,此人辨别是非的能力虽然不太全面,可是他的学问却很渊博。”次辅蒋德璟也循势进言说:“黄道周既贫困又多病,乞求移到近一些的地方放逐。”周延儒又曰:“皇上忘我的思想,有同天地宽广。既然黄道周有学问,便可直接使用,何用转移放逐地点?”皇上笑笑地没有表态。接着皇上就传旨,恢复黄道周原来的官职。赦免后的黄道周又上奏疏,托词身体有病,乞求返乡,回到原来的郡县。

黄道周请专职人员在邺山修筑了邺山讲堂(该讲堂在今漳州市江东桥西侧的邺侯山麓)。各位学员按次序传授和学习。在每次讲授的时候,讲坛设有先圣贤的牌位,备有琴、钟和磬(磬,古代打击乐器)。设立负责司仪的监史,由他来颂读誓约警戒;之后,司仪者与师生以歌、诗互相酬答。再之后,由宾主百拜。这种礼乐的盛况,著名的河汾礼乐和它相比,就没有什么了。

后来,传来了崇祯煤山自杀,大明灭亡的剧变。黄道周率领他的学生,在邺山讲堂设置牌位,师生们披头散发大哭三天。弘光朝廷南渡之后,黄道周被起用为吏部左侍郎,随之又接到晋升为礼部尚书的诏书。

黄道周至达江南朝廷,可是看到这里朝政一天比一天坏下去,就决意离开朝廷。自己请求前往祭大禹的陵墓。事情完成后,又请求回归家乡。在他的船差还在钱塘的时候,南明的都城已经覆灭了。不久,黄道周又奉圣旨接唐王进入福建,朝廷改元“隆武”,于是由黄道周担任首位政要。适逢皇上御赐盛宴,宴会上,郑芝龙凭借侯爵的地位想争夺高位。黄道周上前与他相争论,尽力带头抑制郑芝龙。因为这,朝廷文武不和睦。当时,朝政的实际权力都归于郑氏。各位将帅都在观望,没有为朝廷出死力的人。黄道周很悲愤,自己请求统帅军队出关。可是朝廷没有能够发给他一兵一卒,转给他哪怕是一斗的粮食,黄道周仅仅凭忠义所激发前往抗清。队伍很快在黄道周举起的旗帜下密集的聚了起来。

抗清的队伍由广信进军衢州,又进至婺源,但很快全军覆没。黄道周被清兵逮捕,羁押于婺源。在监狱中,黄道周7天不吃东西,但是没有死去,又进水浆。第二年正月,黄道周被押解到新安桥,又绝食。到达南京,黄道周被幽禁在禁城。随后,清廷不断给他送来上等的膳食;同时对他整夜的监视。黄道周在监狱中听到鸣钟的声音,有感于过去的事情,吟得百余首绝句,因而哽咽起来,继续吟作绝句。左右负责监视的人员时时折玉梅给他供上,又让人演奏北琴让他欣赏。黄道周就更加悲愤,又绝食14天,可是又不死。在监狱中遇到生日,黄道周作《蒿里十章》来祭奠自己。

三月五日,行刑的队伍簇拥着黄道周经过南京西华门。黄道周坐着不起来,说:“这里与高祖皇帝的陵寝很近,我可以死了。”监刑的官员顺从他的意见,黄道周就这样就义于南京的曹街。

黄道周就义的消息传到朝廷,隆武帝赐给他“忠烈”的谥号,又赐予“太师”、“文明伯”称号。过了几年,他的长子黄麑,扶着父亲的灵柩回乡,安葬在北山先人的墓侧。清康熙三十七年,知县陈汝咸特地为黄道周祔祀于南溟书院。

 

《明史·列传·黄道周》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评价如是赞黄道周:“道周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学者称为石斋先生。精天文、历数、皇极诸书,所著《易象正》、《三易洞玑》及《太函经》,学者穷年不能通其说,而道周用以推验治乱……所指陈,深中时弊。其论才守,别忠佞,足为万世龟鉴。而听者迂而远之,则救时济变之说惑之也。《传》曰:“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二臣有焉。杀身成仁,不违其素,所守岂不卓哉!”

 

《四库全书》总目第十五页(共796頁)有关乾隆皇帝对黄道周如是评价

(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奉上谕:

“前因汇辑《四库全书》,谕各省督、抚遍为采访。嗣据陆续送到各种遗书,令总裁悉心校勘,分别应刊、应钞及存目三项,以广流传。

第其中有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者,自当在销毁之例。节经各督、抚呈进,并敕馆臣详悉检阅,朕复於进到时亲加披览,觉有不可不为区别甄核者:为钱谦益在明已居大位、又复事本朝,而金堡、屈大均则又遁迹缁流,均不能死节,腼颜苟活;乃托名胜国,妄肆狂狺,其人实不足齿,其书岂可复存!自应逐细查明,概行毁弃,以励臣节而正人心。若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风节凛然,其奏议慷慨极言,忠议溢於简牍;卒之以身殉国,不愧一代完人。又如熊廷弼受任疆场,材优干济,所上封事语多剀切;乃为朝议所挠,致使身陷大辟。尝阅疏内有“洒一腔之血於朝廷,付七尺之躯於边塞”二语,亲为批识云:“观至此为之动心欲泪;而彼之君若不闻,明欲不亡得乎?”可见朕大公至正之心矣。……钦此。

 

录《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徐霞客评价黄道周

(己卯年,即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初八日)

……与之同过府治前,度玉河桥,又东半里,仍税驾於通事小楼。读木公⑴书,乃求余乞黄石斋叙文,并索余书,将令人往省邀吴方生者。先是,木公与余面论天下人物,余谓:“至人惟一石斋。其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宇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然其人不易见,亦不易求。”因问:“可以亲炙者,如陈、董之后,尚有人乎?”余谓:“人品甚难。陈、董芳躅,后来亦未见其继,即有之,岂罗致所及?然远则万里莫俦,而近则三生自遇。有吴方生者,余同乡人,今以戍侨寓省中。其人天子不能杀,死生不能动,有文有武,学行俱备,此亦不可失者。”木公虑不能要致,余许以书为介,故有是请,然尚未知余至府治也。使者以复柬返。

 

有关黄道周的事迹,林定泗编写的《地灵人杰话东山·人杰篇》第1126~135有《一代完人黄道周》等专文介绍。

 

(五)陈瑸(1588~1643)

陈瑸的家在铜山城的西门,可惜因康熙三年的迁界和抗战期间铜山城西门被拆,今只能大略知道其地点。历史上铜山由于同时、同地、同姓出现陈姓的两进士,后又成为明代两大忠臣,为区别方便,因陈瑸家住铜山城西门而被称为“西陈”;因陈士奇家住铜山城南门而被称为“南陈”。

有关陈瑸事迹,《明史·陈瑸》等均有载,《铜山志·陈瑸》原文翻译如下:

陈瑸,字宾王,号亶州。在他年少的时候,就心地光明坦荡,有着豪壮的志向,以浩气节操称许自己,尤其喜爱谈论军事。天启元年(1621),陈瑸参加乡试并中举。天启五年,陈瑸高中进士,被朝廷授予浙江慈溪知县的官职。慈溪县濒临大海,正值海盗刘香猖獗为患的时期。陈瑸设法防御海盗的袭扰,老百姓因此得以安居乐业。陈瑸还修筑河流渠道,兴办对国家民众有益的事业,革除各种弊端,给老百姓休养生息,直到现在每逢公祭的时候,主祭人都在祭祀他。

不久,陈瑸因为治丧回到家乡,服丧期满,补任永嘉县令。永嘉人爱戴他就像自己慈祥的父亲那样。而后,陈瑸升任江西袁州府司理,又升任户曹司曹务,到地方上担任湖广参议,管理衡阳、永州、郴州、桂州。

这时,八排地区社会不平静,两广巡抚沈犹龙、偏沅巡抚陈睿谟,交互向皇帝上书奏事,建议由陈瑸出任监军道。获准后,陈瑸率领军队直捣闹事者的巢穴,一边围困一边进攻。经过七个多月后,八排地区终于平静下来。论功上奏朝廷,皇上敕令陈瑸担任七省军务,率军驻扎在湖南。督帅温如征等人由星沙赶赴常武,征剿乱贼张献忠。这时,常武、澧阳都陷落了。陈瑸在军队中发誓说:“张献忠乱贼太无道,残杀我人民。陈瑸我与各位接受朝廷的使命来到这里,进攻敌人我们胜利在一起;一旦失败,我们就死在一起。铲除贼寇的动乱,就在这一次行动啊!希望各位互相激励!”战斗中,将士们都因陈瑸的话而精神振奋,勇往直前,终于收复了常武;又在大龙、清化、石门、慈利等地方,组织乡兵,集中训练。然后,乘胜进攻澧阳,白天黑夜加紧进攻。澧阳随之攻克,可是岳鄂、星沙却相继陷落了。陈瑸就留温如征等人守护常武,亲自率领衡阳、永州、茅岗等地兵勇,驰援澧阳。这时常武又告急,陈瑸发凤营的军队驻守新洲,防御敌人的水路进攻;派遣茅岗营驻守公安县,以抵御襄阳、郢地方面的来敌。不久,温如征丢弃常武城向西逃跑,常武因此又失守了。陈瑸率领军队前往救援,与张献忠的军队在鳌山舖交战。可是三次交战都失利了,陈瑸的军队陷入重围。主帅陈瑸与敌人血战60里路,终于被张献忠的军队擒获。张献忠亲自前来迎接陈瑸,想使他投降。陈瑸瞪眼叱责说:“我是堂堂的宪臣,奉命前来讨伐你这盗贼,哪有跟从反叛国家的贼人呢?我活着无法报答朝廷,死了也要当恶鬼来杀你这盗贼!”张献忠听了非常忿怒,砍断陈瑸的手和脚。陈瑸到死不屈服。

陈瑸战死沙场的消息传到朝廷,朝廷赐赠他为都御史,还赐予厚葬和公祭,庇荫他的一个儿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陈瑸与陈士奇一起供奉于乡贤祠受世代祭祀。

 

有关陈瑸的事迹,林定泗编写的《地灵人杰话东山·人杰篇》第136~140有《陈瑸大战张献忠》等专文介绍。

 

(六)陈士奇(1587~1644)

陈士奇的家原在铜陵镇的郊区海边,即南屿边,明代时这里有一个以捕鱼为生的渔村,人称“南屿陈”,而陈士奇则被称为“南陈”。但陈士奇后来搬家到顶街,即今顶街华表下边大约60米的街道旁边。遗憾的是他的家现在已经成为破败的老厝。有关陈士奇的事迹,《明史·陈士奇》等均有载,《铜山志·陈士奇》原文翻译如下:

陈士奇,字弓甫,号平人,有惊人的才干和奇异的论辩能力,言谈议论活跃而有风趣。他的家庭贫苦,但他总是刻苦学习,从《六经》,到《子》、《史》以及地图、医学、卜卦,没有不广博地阅览的。

从当初陈士奇参加童子试时,漳浦县令蒋英就为他神奇的文笔而惊叹说:“真是当今的颜常山之舌啊!”童子试结束,陈士奇获得了全县第一名。

万历四十三年(1615),陈士奇参加乡试并中举。天启五年(1625),高中进士,被朝廷授予中书舍人,又转任礼部主事。当时,中原大地动乱,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局势很不安定。陈士奇展望国家的未来,眼看艰难的局势而忧虑不安。因此,他留心治国的本领,在家中阅读有关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的书籍。返乡时,自己设计并制造火攻的炮石等武器,来防范家乡滨海地区强盗的骚乱。而后,陈士奇被授予郎中的官职,到陕西当督学。他总是谆谆教诲和开导学生,以激励他们以对国家忠诚,对父母尽孝道的大节为先。

等到他在赣州主持政事,便廉洁自我约束。他在内室题写骈语道:“任仆辈衙中,终日詈争七钱肉;免民间地上,三年剥去几重皮(听凭我等在衙门里,一天到晚责骂怎么只给七钱猪肉;免得民间大地上,3年间就被剥去几层皮)。”估计陈士奇的衙署内,包括家属在内大约30个人,1天也仅仅买1斤猪肉而已。而后,陈士奇因为父亲的去世而返乡守丧,等到服丧期满,被补授四川督学的官职。陈士奇每天同学生们谈论兵法,而且让他们练习骑马射箭。他特别不满当时文风的颓废萎靡。遇到考试,陈士奇自己先写范文,汇编并取名《自骂草》。到了任期满了以后,陈士奇又被朝廷任命为四川兵备副使。在任上,陈士奇整修武器装备,演练军人战斗的阵法,检阅部队,严格禁止军官克扣士兵的粮饷。后来,陈士奇凭借治理边疆的才能,被提升为四川巡抚。

陈士奇视察军队还不几天,张献忠的军队就大批地攻打过来,围攻胁迫成都城。陈士奇率领军队多方守护防御,招募敢死队员乘夜杀进张献忠军队的大营,燃放火炮、火鸡,杀死杀伤无数的敌人。张献忠的军队在惊慌中崩溃了,对成都城的围攻也解了。在追击战斗中,陈士奇的军队斩杀了5千多人。这时,正值江南多次发来危急的警报,朝廷议定让陈士奇紧急安抚淮阳,同时以龙文光代替陈士奇。陈士奇卸职出四川。

没几天,成都被张献忠的军队攻陷了。陈士奇听到这个报告,大哭说:“只有几天,成都城就被攻陷了,难道是新任巡抚的责任?仍然是我的责任啊!”于是陈士奇又返回成都,希望重新夺回成都城。最后,陈士奇被张献忠的军队抓住了。张献忠边抓陈士奇边大骂说:“陈穷鬼,你在任,我不攻破城池,正是想让你活下来,可是你怎么自己要来找死呢?”陈士奇不停地大骂张献忠,与蜀王各自被捆绑在一根石柱上,最后被砍成碎片死了。

朝廷听到这个噩耗,追赠陈士奇为兵部尚书,福荫儿孙在锦衣卫任职。康熙三十七年(1698),陈汝咸知县向上级详细请示,崇拜奉祀陈士奇,并把他的神位移到南溟书院供奉。

 

有关陈士奇的事迹,林定泗编写的《地灵人杰话东山·人杰篇》第141~147有《马革裹尸陈士奇》等专文介绍。

 

(七)唐朝彝(1640~1698)

唐朝彝是铜山人中在清代惟一的进士,而且是在平和县考的秀才,然后到省城考的举人。他的家在顶街(今公园社区门牌511号)。有关他的事迹,《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之一有载,原文如下:

“康熙十九年庚申三月丁巳,九卿会推,江西按察使、左通政张可前,大理寺少卿张永祺,合词保举福建副使道张仲举。画题时,广西道御史唐朝彝曰:‘我,闽人也,知张中举为官平常,不应保举。’九卿因不复保举。都察院及六科给事中,合疏公参下吏部议。寻议覆唐朝彝,当九卿会推时,并无一言。画题时乃言张中举居官平常,又不明其过。身为言官,殊负执掌,应革职。上曰:‘廷推事关重大,或举或否,原许各抒己见。倘众口附和,而无一人争执,岂能无党同之弊?今若将唐朝彝议处,将来推举之人,或有徇私请托者,谁肯直言指摘耶?’着从宽免。”

译文如下:

康熙十九年(1680)三月二十八日,九卿召开会同推荐选任官员的会议。江西按察使、左通政张可前,大理寺少卿张永琪,联名上书向朝廷提保推荐福建副使张仲举。到要在文书上签字表示认可的时候,广西道御史唐朝彝说:“我是福建人。我了解到张仲举当官的时候能力水平很一般,不应该提保推荐。”九卿于是不再提保推荐他。都察院以及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给事中,综合奏疏,并形成共同意见下达给礼部评议;不久答复唐朝彝。会议认为当时在九卿开会推荐选任官员的会议上,并没有一句反对的话,到签字画押的时候,才要说张仲举身居官职的时候才能一般,又不说明他有什么过失。身为监督与上谏的官员,特别违背其责任者的职责,应该革除官职。皇上说:“朝廷推荐官员的事情,关系重大。或者推举,或者否定,本来应允许各自阐明自己的见解。如果众口一词都表示同意,却没有人各抒己见,难道不是结帮分派,偏向同伙的弊病?现在如果把唐朝彝拟定处罚,将来推举的人,或许有曲从私情而接受相托的官员,还有谁敢直率地指摘他呢?”于是皇上下令从宽处理,免予处分。

 

说明:《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共4433卷,是清代历朝官修史料的汇编,清朝历代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纪。它用编年体详尽地记载了当时的朝章国政,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必须凭借的原始史料。编纂者为马齐、朱轼等。

 

又:清朝官修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唐朝彝》对唐朝彝有专文,翻译如下:

唐朝彝,字偕藻,是铜山人。他年少的时候就成孤儿,家中原本就贫苦,从不谈论功利。康熙丁未年(即康熙六年,1667)成为进士,又考选庶吉士,历任御史,主管河南道检查官吏、政绩考察的工作,全部取消各种常规(补贴)。他曾经奉诏书前往祭告(女娲和成汤),所经过的地方没有敢于向他行贿赠送东西的。不久补任通政司,他历任的官职都是副职高官。人们把这当作是一件荣光的事情,可是唐朝彝却不把它放在心上。生活上他经常缺钱用,因此得拿着铜制酒器去典当行当抵押品,别人把这种行为当作耻辱,可是唐朝彝安闲自在。在他担任御史的时候,有的人很是怀疑他不爱言谈。他却说:“人们喜好的是名誉,因此志趣性格傲慢自大,气势逼人,使得人们不敢抗拒,于是拿这个作为有力的事情,别人还因此认为他直率。”过了好久,唐朝彝担任宗人府的府丞。按旧规矩,凡是宗人府中的事情都是由府丞做主处理,凡是官府的文书、公文,都是用满文书写,汉人的官员大多看不懂。唐朝彝因此就在早上召集各位笔帖式到厅堂上,笔帖式抱着公文进来,又拿着纸的末端请求唐朝彝签署。唐朝彝批阅、翻驳的文句,都是切中要害。因此宗人府中的人都畏惧他。没有多久,唐朝彝告老回乡。他做官30年,却无法修建一座房子,只有几间简陋的房子借以遮风避雨。他所撰写的著作有《先后天掛图说》。

《漳州府志》评论说:韩愈先生曾经作《诤臣论》,世人大多以此讥讽唐朝彝,唐朝彝总是自我认错。现在阅读他的《兰台疏草》,知道他也曾经阻止张仲举、卢宗兴,督察贵州的巡抚马世济,以及请求杜绝官吏侵害渔民百姓的弊病,这说明他并非完全不说话,主要是他保持自身的廉洁不被玷污,他的耿直有骨气是人们不可达到的啊。

 

又:最近由铜陵镇人民政府《爱我铜陵》编委会林定泗主编的《唐朝彝》一书,有专门介绍。

 

五、其他方面的文化积淀

 

(一)名人

1.林鸣岗:其家在顶街中段,即华表(纶章垂耀坊上约30米地方)。林鸣岗于清道光年间任广东碣石镇水师总兵。其子林亚哥随父前往,在碣石镇学得昆腔,回乡后招友传授,遂成为铜山有昆腔之始。故居中原有“将军第”匾额一个,由其后裔子孙林思中(东山一中退休教师)保存。

2.陈沂清:其家在顶街中上段往古嶁山方向60米地方,今属公园社区。清道光、咸丰年间台湾安平参将,官至提督总兵官,为二品武功将军;皇授大佬爷,里人尊称“陈大佬”。

3.林  嘉:其家在顶街中段靠近古嵝山约60米地方。民国时期著名画家,诏安画派著名人物,其4幅作品《达摩图》珍藏于泉州开元寺藏经阁,为镇寺之宝。

4.萧笠云:家在顶街纶章垂耀坊靠左下方。东山县首位赴法国留学生,毕业时获纺织第一等文凭和银质奖章。回国后投笔从戎,被派往北伐军前敌总指挥政治部工作。1941年任东山初级中学校长,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后旅居台湾。

5.陈文登:家在顶街纶章垂耀坊靠古嵝山约60米地方。被陈嘉庚聘为新加坡爱同学校校长;期间攻读英国伦敦皇家函授学院,获教育学士学位;1930年任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教导主任(时蒋介石任校长,宋美龄任董事长);后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1963年赴美国定居,被西雅图大学聘为伦理学教授。著有《新生活实践》等著作。

其子陈达孚为美国西雅图大学学士、硕士,后任美国太平洋银行总裁;里根当任总统时,任美国政府农业融资总署署长。

 

(二)故居故署(从顶街自上而下)

1. 黄道周故居: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2.故守备衙署:即今抗战献机纪念碑及周边场地。该场地在抗战时辟为中正公园。据《铜山志·建置志·仓廒》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千户乐全建,名“永聚仓”,旧隶诏安,后属漳浦。有天、地、元、黄四厫,后存其一,扁曰“预备仓”。崇祯间,参将赵廷将仓改为总兵府,仓迁移他所,国朝康熙三年(1664)迁界焚毁。迨雍正十二年(1734),任公文龙再筑三间于守备衙左。”

3.唐朝彝故居:在顶街(今公园社区门牌511号)路上段,为县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60平方米。前年其后裔子孙唐镇平先生(即今东山县广朋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约同族后裔对故居做修复。

4.游天庭故居:在唐朝彝故居隔壁,其他从略。

5.陈沂清故居:今基本完好,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是典型的闽南风格古民宅。

6.南门答阳宫:在顶街上段,今属公园社区(即公园社区的最西边,与顶街社区毗邻)。答阳宫即伽蓝庙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为周德兴建,至今还保存完好。

7.陈士奇故居:在顶街中段华表下约60米地方,由于年久失修,屋舍残破,现由其后裔盖其数间小民房。

8.张公祠:在顶街下段,即旧银行斜对面,该祠据《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载:“在乡贤祠前,闻昔张公乃是潮人,来铜治恶蛇有功,故立祠祀之。”

9.旧银行:1950年东山临解放时国民革命军58师师部,制造天下悲剧“寡妇村”的策源地。

10.故总镇衙:即今东山县图书馆。民国期间为中山纪念堂。《铜山志·建置志·公署》载:“总镇衙,在西门外原演武亭(古代演武亭在今图书馆前)。康熙十八年(1679),副将詹公六奇增郭以为衙署。十九年总兵黄公镐更筑西厅边房。嗣是而副将为游击、参将皆驻于此。乾隆七年(1742),施公大英详卖马房地修整,易两鼓亭为六角,更改观焉。”

故总镇衙在抗战期间被县长楼胜利改为中山纪念堂及图书馆。

 

(三)名坊

纶章垂耀坊:《东山县志》(民国稿本第358页)有记载:“(纶章垂耀坊)在城内顶街,明唐文灿立。故址今存。”1994年版《东山县志》第662页云:“(纶章垂耀坊)在今铜陵镇顶街,明隆庆二年(1568),唐文灿中进士,为铜山第一个进士(笔者注:“第一个进士”是错的,因之前有铜山人游天庭和黄镆已中进士)立此坊。该坊位于顶街中心(地段),石结构,高6.7米,宽6.8米,4根石柱高各4米,边长各0.52米。前镌刻‘纶章垂耀’,后刻‘科第开先’。牌坊局部保存”

 

(四)名井

1. 深井:《东山县志》(民国稿本第346页)有记载:“在武庙前黄氏祖宅内。井泉甘淡,四时不旱。明黄道周即诞生于此。按庄启俦《黄先生年谱》云:‘所生之地,在漳郡铜山所之深井,世称深井黄氏。其地郁律环回,大浸浩瀚。先生之生盖备萃海天之精者也。’”

2. 四官井:在顶街华表下,即纶章垂耀坊下20米地方,可通下街的小巷里,其间有一口井,相传明末清初清兵进攻顶街,有4个明军军官与之遭遇,不愿投降而投此井自杀。《东山县志》(民国稿本第348页)有记载:“由华表对面有小巷通霞街。其井在焉。相传明季有军官四人殉节投井,故名”。

(五)古城门

铜山古城有四个城门,今东门完好,北门也算修复,但是就缺南门和西门。

1.南门:即铜山古城之南门,在公园社区与顶街社区交界处,距顶街路大约10米。几十年前改城门尚在,后由于各种原因被拆毁。旧时在南门海山看南门,巍峨壮观,其后是答阳宫(也是珈蓝庙),再上去就是朱文公祠,极有欣赏价值。

2.西门:即铜山古城之西门,在顶街路起点处,旁边就是故总镇衙门(即今县图书馆),具体地点在今第二小学靠西北的操场上,抗战时期被拆。由于西门是顶街路的起始点,恢复西门,使游客对铜山古城形成“城”的形象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再之,与西门配套的是“思美境”。明初建铜山城时就建此庙,也是西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惜西门被拆之后,其思美境也被拆,并且在文革后填海修建环城路时,此“思美境”石匾额被误镶于北门之下,到现在仍然如此,这是不准确的,应予以正名、正位。

(林定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