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溟讲坛教案
栏目:文化活动 发布时间:2014-08-05

南溟讲坛教案

 

第一讲  绪论

 

一、史前的东山人

1.1987年华福酒店工地发现的“东山人”化石,推知1万年前东山就有人在此活动生息;

2.烟墩山上发现的细石器(旧石器末期),可推知约9千至1万年前,东山人祖先在此生息繁衍;

3.关帝庙前的石膣摩崖石刻,著名学者季羡林推断为青铜器时代的生殖崇拜,约三四千年,也说明其时有人在此生息。

二、铜山建城的历史(政区归属)

1. 东山(铜山)政区的变化:唐垂拱二年(686)为怀恩县属。所谓怀恩县,即今诏安县;唐开元二十九年(741)随怀恩县归漳浦;宋建隆元年(960)属东山四个军铺之一(即东坑铺);建东明寺挖地基时发现的金斗瓮,证明在北宋和南宋时即有人葬于东门屿;元代至明初,即有金丁马铁四姓十余户人家在铜山城东居住;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铜山城,属漳浦;明嘉靖十年(一说九年)大沟头以西属诏安,其余不变;清雍正十三年(1735)属诏安;民国5年(1916)东山建县,属城关区。

2. 铜山人的祖先: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铜山城,二十七年(1394),因漳州籍驻军“多不着伍”,想家擅自离开军营,不利海防,所以军事长官周德兴从千里之外的兴化府调来1200官兵取而代之。这些官兵允许其带眷属,他们就成为铜山人祖先。到清康熙三年(1664)迁界,全城人被迫迁内地,到康熙十九年(1680)返乡时已“十不二三”,而后不断从周边县份迁来一些人,也成为当今铜山人的祖先。

3.建城的原因和建城者:建城的原因是为了防倭寇,也包括明初的反明势力,如江苏的张士诚、浙江的方国珍和福建的陈友定。当时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东南海防,派了他的老乡、老战友周德兴前来修城防倭。

4. 铜山城及其配套工程概况:全长571丈(约1.8公里余),开了四个城门,东门晨曦,西门思美,南门答阳,北门拱极(解释其意思)驻军1200人。

三、铜山城三大书院尤其是南溟书院概况

1.崇文书院:在关帝庙东,明正德元年(1506)为文庙,十一年(1516)为书院,万历四十年(1612)扩建;清康熙三年(1664)废,十九年(1680)恢复。现为黄道周纪念馆。

2.南溟书院:在古嵝山上,明嘉靖五年(1526)建,为士子习书礼文场所;康熙三年废,十九年恢复,时唐朝彝倡议重建,设义学;三十年(1691)重修,三十一年扩建。

3.东壁书院:在风动石前,明嘉靖五年(1526)建,配以魁星楼;康熙三年废;同治元年(1862)扩建;民国七年(1918)地震毁。

4.辉煌的成果

(1)总:从嘉靖二十九年(1550)到天启五年(1625)的八九十年间,就出了9个进士,26个举人,482个秀才。黄道周说:“吾乡之子弟,拖船荡桨者亦能文章”;《铜山志》云:“戍卒之徒变为诗礼之家矣。”

(2)分:简单介绍以下几个铜山城名人:武守为、陈奇可、唐文灿、黄道周、陈瑸、陈士奇、唐朝彝、马兆麟(略)

四、关帝文化的传承和播衍(此条待今后专题讲解)

1.关帝文化传入铜山;2.关帝文化从军营进入民间

3.“帝祖”的来历;4.关帝文化的东播

五、郑成功治理铜山的历史(此条待今后专题讲解)

1.郑成功占据铜山的原因(时间顺治二年即1645到铜山,三年占据铜山,组织抗清,清军完全占领铜山的时间)

2.郑成功舟师收复台湾(清顺治十八年即1661)

3.郑成功亲信将领张进治理铜山

4.蔡禄郭仪反叛和张进殉国

5.辜朝荐的评价:“铜为忠义文献之区,孤城抗战,我国家三百年深仁厚泽之报,仅得于铜。”

六、施琅攻台和班兵制度

1.施琅(1621~1696),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后降清,经姚启圣推荐被提升为福建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率军从铜山西门澳出师渡海统一台湾。

2.姚启圣(1624-1683)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曾担任福建总督。简单介绍部院衙门地点,即今铜陵镇交易所。

3.班兵制度和吴碧娘及四妈庙:施琅奏请康熙皇帝,从康熙二十三年起,从中国沿海水寨选派8000水师官兵前往台湾戍守;戍卒李斌光戍守澎湖,其妻吴碧娘因生活贫困且遭蜚语中伤忿而自杀,民众为纪念吴氏而建四妈庙。

七、马兆麟和东山建县

1.马兆麟其人及其遭遇:为民办事反遭官府拘押,遂产生为东山岛民争取独立建县的意向,并采取具体行动;

2.巡按使许世英专访乡贤马兆麟。

许世英:(1873~1964),我国近代政坛上著名历史人物,1914年5月出任福建巡按使

3.许世英巡视铜山,为铜山人民的建县要求而积极禀报民国政府政务院;

4.东山建县:民国5年(1916.5.1),东山建县,为三等简县,县政府设在总镇衙门(后改行宫,时1916.5.1~1918.2.13,之后迁往原总兵府署,即城内公园,时至东山第一次抗战结束,即1939.7.)

八、东山人民的三次抗战

1.东山人民大力宣传抗日:时东山文人办报、组织抗日宣传,地点就在城关和乡间;县长楼胜利在其中的作用,抗日宣传对军队的影响(国民政府军第75师的情况介绍)。

2.日寇和和平建国军对东山的进犯

和平建国军司令黄大伟简介:湖北黄陂人,早年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后叛变;抗战任汪精卫政权中央委员,并在广东潮安汕头一带纠集部队,组建“和平建国军”,自封总司令。1944年在上海遇刺身亡。

3.三次抗战(1939.7.11~16,1939.8.23~9.4,1940.2.12~16.)在3次抗战中军民的贡献和牺牲:有587人为国捐躯,其中军人366人,群众221人;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但东山抗战旗帜在孤岛上高高飘扬。

总结:

1.铜山是历代军事重镇;铜陵人是镇守海疆将士的后代;

2.铜山历史文化名城,海滨邹鲁之地;

3.铜山人不管在历代守疆镇土中,还是在文化发展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我们为自己是东山人而自豪,我们当传承和弘扬这优秀的历史文化,为美丽的滨海旅游县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