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名儒李猷明
栏目:近代 发布时间:2014-07-17

 

东 山 名 儒 李 猷 明

 

李炳忠

 

李猷明(1896—1946),字盘庵,号维新,铜陵人,早年就读于漳州府中学堂,毕业于福建省立第八中学(漳州一中前身)。

他生于清末,长于民初,所处正是社会更迭、民主与科学之风盛行的年代。受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他以“维新”自号,表明志向。

李猷明先生生性聪明正直,博学多才。他为人光明磊落,廉洁清正,做事雷厉风行,是民国时期东山杰出的社会名流、儒士。有不少道德文章流传乡里。李猷明先生又是我的堂伯,过去经常听家父等长辈谈论他的事迹,可惜相隔多年,先生的事迹渐被淡化。为填补东山一段历史空白,鉴往知来,应孙用川先生之约,受堂兄添镇(猷明先生长子)之托,我无由推脱,经一番调查考究整理之后,下笔撰写李猷明先生其人其事。

李猷明先生曾历任长泰县、漳浦县政府秘书、科长,曾代行县长职司,历任福建省第五区行政专员公署参事、东山县视学、东山县教育会常务干事(上二职均相当于教育局长)、国民党东山县党部书记长等职。他在担任东山县教育会常务干事期间,于1941年极力倡议创办东山县立初级中学;于1942年倡修县志,并被委为东山县修志委员会总纂,完成了第一部《东山县志》(民国稿本)。

李猷明先生虽历任民国政府诸职,而铸就他的人生的,竟主要并非从政的显赫,却是为地方修志、办学的不遗余力,终生勤勉,为后人众口赞誉的、不可磨灭的重要建树。他从政的影响已被其儒雅的昭著所掩。此外,李先生这样的才子,却于51岁年富力强之时因病而终,确实十分可惜。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从此免除了日后政治上的是非荣辱之究。

一、倡 修 县 志

一部民国稿本《东山县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东山县历史文化资料。民国31年初(1942),李猷明先生任东山县教育会常务干事,经常念及东山县建县以来,尚无县志,明、清、民国时期的史实等东山地方史料未曾系统整理,深思再三,决定倡修县志。他主意一定,经征得县长楼胜利首肯,便雷厉风行,立即四出活动,组织聘请各界人士51人,成立修志委员会,由县长楼胜利亲任主任委员。众人公推李猷明先生为修志总纂,主笔编写。他不辞艰辛、查閲文史资料上百册,主持设计制定志书凡例14条,安排策划经纬内容。经过8个月的艰辛劳作,在51位修志委员的协同努力下,1942年10月,东山县志终于成稿。

民国稿本《东山县志》,有正文12卷,洋洋20余万言,另辑有卷首、序言、凡例、附图,是一部比较完整记载地方宝贵历史资料的史书。今天,每当翻阅民国稿本《东山县志》,总不免联想到当时的编修人员在全县军民三次抗击日伪兵灾之后,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仍不忘征文考献,协同勉力,历时半年多就编就了一部地方史书。李猷明先生和诸位修志委员付出了心血,所载史料之翔实,工作效率之高,实为罕见,令人敬佩。

民国稿本《东山县志》成稿后,民国社会名流许世英、闽侯陈绍前、顺昌高登艇等人曾作序予以祝贺。尤闽侯陈绍前序曰:“……铜陵孤岛,以军民之合作,虽三失而卒三复,兵灾之余,邑中人士,党之先进李君猷明 ,仍不忘征文考献、苦心毅力,合谋修撰,力复其事,足可补他日修史之不及,其有裨于吏治人心。”

县志成稿,县长楼胜利高兴、满意之余,亲自作序:“……各界人士李猷明、陈桂秋、朱炳耀、陈克明、翁其达……计51位修志委员,公推李猷明为总纂,阅有8月而脱稿,余适奉令卸任,付梓之责,尚有赖继任县长。深冀书成,以垂久远,将来官于斯者,按可以保国惠民,民于斯者,循可以移风易俗,其为用大矣!”

但是,脱稿后,由于时局混乱等原因,加上县长楼胜利奉令调任,县志一直未曾付梓。事有不测,1946年李猷明先生因病逝世,一大包厚厚的绳头小楷县志手稿一直珍藏在家中。解放前夕,生性胆小怕事的堂兄添镇唯恐惹事,一度曾想将其烧毁。经族人相劝“如果此稿销毁,将酿成东山县不可挽救的损失,我们将无法向东山人民交代”,才得以继续保存。然添镇兄仍日夜诚惶诚恐,将书稿埋入家中花园。及至1950年东山解放,时代变迁,民国的县志书稿仍藏于家中,添镇更是忧心如焚,惊恐难眠。想到县志书稿的宝贵价值,为安全计,同几位宗亲商议后,遂由添镇兄把它挖出,献给东山县新政权第一任县长张书田。张县长接稿,甚为高兴,即嘱工作人员收藏于东山县档案馆。

又过了30多年,直到1985年,在东山县人民政府主持下,成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决定出版民国稿本《东山县志》。由县档案馆提供稿本,方志办校勘后,林友辉、林木来、林定泗先生作内容初审,沈钦松先生作标点符号复审,方志办顾问陈秋顺先生负责校对,并呈原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陈正统先生作全稿终审。经两年多的时间,至1987年10月,经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民国稿本《东山县志》终于出版与读者见面了。李猷明先生虽未能亲睹出版的志书,但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遗憾的是,李猷明先生曾留下一张唯一的画像,却在1966年文革初期被红卫兵抄毁,以致于1987年东山县政府决定出版《东山县志》(民国稿本)时,希望其家人提供他的照片付印的要求竟未能实现。我们今天多方遍寻,尚无以得到先生的一帧遗像,还是无缘一睹先生仪容。

二、创 办 县 中

李猷明先生生性聪颖,敏学聪思,他崇尚民主与科学,又在新文化的大背景下接受教育,在成长中他深知教育救国的重要。所以,他的一生也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在李氏家谱中,记下了他的自述:“……猷明唱业儒先声。”可见,他把教育、教书当成了一种崇高的职业。

民国6年(1917)是东山刚设县的第二年,22岁的李猷明出任东山县视学,辅佐县知事主持教育行政,开始了他从政和业儒的生涯。

至民国24年(1935),由于地方落后等各种原因,东山县仍没有一所中学,许多高小毕业生求学无门。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他极力支持地方名人创办东山私立苏峰初级中学,并接受校长的聘请,兼任苏峰中学教员。民国28年(1939),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终因抗战及日机轰炸影响而被迫停办。

民国30年6月,东山县教育会改组,通过选举,一致推选李猷明先生当选东山县教育会常务干事。他一走马上任,立即体现了为人快言快语、做事雷厉风行的风格。先生的心中立即酝酿筹划两件大事:办县中、修县志。当时正值东山三度抗战获得胜利,民心大振,百废待兴。他积极敦促地方当局,发动社会各界,为适应时代需要,成立县立初级中学筹备委员会,认真筹集资金、安排场地、添置设备、录取生员、聘请教师、校长。办学的基本工作准备完善之后,向福建省政府提出创办县立东山初级中学的书面申请,不料省府批复:“应从缓议。”闻讯之下,各界人士骇然、不平,再次公推李猷明先生亲自到省政府陈述理由,复议设立县中。因此,他立即奋笔疾书、陈述八条理由,亲自到福州向省府要员上书,申请复议,终获得省府批准,同意设立东山县初级中学。兹摘录“申请设立县中复议”其文结尾几句,颇可以供一番回味:“东山设立县中,实当前万分急要。期于抗战中求建设,困难中求进展,猷明等生长斯邑,深知地方文化落后,设立县中,确属万分急要,今敢冒昧渎阵、呈请钧长准予设立,并即委派校长,地方甚幸!”

值得一提的是,创办县中,是采取边筹备边上报的办法进行的。未获准,立即再报复议,终获批准。这种办学矢志不移、注重效率和执着创业的精神,在今天看来,仍可资借鉴。

民国30年(1941)10月1日,东山县初级中学正式开学,先招收初一年学生方耀铿、沈振东、陈汉波等120人,教职员15人。其时该校的师资质量在闽南各县堪称一流。是时46岁的李猷明先生接受校长萧笠云的聘请,又兼任县中教员,直至1946年因病逝世,时年51岁。那时的“东中”毕业生大都学有所成,成为社会栋梁之材。

三、同 仇 敌 忾

东山抗战期间,李猷明先生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认真协助和配合地方当局推行战时教育,成立“抗敌后援会”,组织开展抗战宣传及征募、慰劳、防护、侦查等文人儒士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发动民众开展抗战活动,足迹遍及全县各地。上世纪70年代初,笔者无意中在探石村遇到一位方姓村民,他告诉我,民国28年(1939)秋天,李先生经常到澳角、宫前、陈城、黄山、白埕、探石一带海边巡视。有一次李先生在探石村后面的海边视察后说,三天内敌军必在此处登陆。过二天,日伪军果真在这一带海边登陆进犯,民众称奇!

民国28年七、八月,日军多次轰炸攻打东山,登陆东门屿。贫苦农民朱九、郑南阳、黄桂在东门屿耕作,拒为日军利用,惨被杀害。李猷明先生闻讯后,自己出资带领照相师立即上岛拍照,处理尸体收埋并呈报地方政府追认,并将此事载入《东山县志》。

民国29年春,东山抗战形势十分紧急,日军开始了第三次进犯登陆东山。是年二月十三日,敌舰进入东山海面,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登陆县城,我方作战略撤退转移至坑内村等一带村落。这时李猷明先生撤至距县城不远的城垵村,住在该村东北面一李姓村民家中,等候援军的到来。十四日,民国团长张灵甫率领援军到达坑内村,督师作战。当夜援军经港西村、钱岗村推至县城附近的城垵村前线。十五日晨,我军反击,直逼日伪军至龙潭山下。战事相当惨烈,我军以城垵村后山为据点,与敌争夺龙潭山制高点,寸土尺地,皆有争夺,自晨过午,相持半日,炮火猛烈,敌机又低飞胁迫,我军一度退入村内,情况紧急。猷明先生急忙再次发动民众参与助战,这时许多村民纷纷挟持土枪戈矛,参加作战,该村二位妇女在炮火猛烈下冲冒弹雨,荷饭挑汤,直上前线。我方一时军威大振,再次直逼敌军于龙潭山下。至十六日晨,敌终不支,溃退下海。我军直逼入城,县城遂告克复。这一次,作为文人儒士的李猷明先生,经历了与民众一起同仇敌忾参与战斗的惊险经过,他与城垵村再次结下了深厚感情。直至1946年临终前,还嘱咐把自己埋葬在该村的北面山坡上,永守家乡疆土。

民国28年秋至29年春,日伪军从海空计三次侵犯东山,在县长楼胜利带领下,全县军政及民众合力击退暴敌,为保全疆土,军民计阵亡587人。为表彰忠烈,藉慰英灵,县府在五里亭建造烈士公墓及抗战阵亡烈士纪念碑。民国29年3月29日,全县军政民各界集会公祭抗日先烈。先生亲撰《东山县各界追悼抗敌阵亡烈士》祭文悼念。翌年,又作《庆祝东山三度抗战胜利周年纪念征文启》,号召社会各界同仇敌忾共同抗战。后来两篇文章均作为民国名文收入县志中。今天,不妨再摘录祭文片段,提供纪念与欣赏:“……呜呼!马革裏尸,痛英灵之不返;晨霜断草,睹战垒以兴悲。……生荣死悼,属在经常,崇德报功,宜隆纪念。敢请党政军长官与各界人士、民众,轸念先烈,策励奇勋,惠赐佳章,共表哀忱,慰藉忠魂,而光泉壤。万丈光芒,共长照于碧海;千秋浩气,永比美于黄花……。”70年后的今天,让人读后仍倍感文章言哀意切,慷慨激昂。其藉慰英烈,激励后人,爱国爱家的情感尽溢于言表。

东山三度抗战胜利,先生编成教材,收入《军民合作篇》,由福建省教育厅主编的民国课本教材第四十课出版使用,扩大了外界对东山的宣传和认识。

四、查 禁 烟 毒

东山设县以后即设立禁烟分局,查禁烟毒,但效果欠佳,抽吸鸦片者日渐增多。民国24年,县长林启濂奉禁烟法令,在东山成立戒烟所,并兼任所长。次年(1936),成立了禁烟委员会,指定李猷明先生为主任委员,兼任戒烟所所长。先生走马上任后,即召开全县禁烟大会,大力开展宣传教育,雷厉风行查禁烟毒。对当时全县625名烟民全部予以登记造册,实行强制禁烟禁毒,并聘请医师翁占春作为戒毒指导医师。“烟不禁、国日贫、民日弱”和“对鸦片之宣战,绝不妥协”成了他教育民众和训斥烟民的口头禅。据县志载,通过一年努力,戒烟成绩显著,全县共戒除烟民74人。到民国29年,全县烟民已全数戒绝。经福建省第五区禁烟督察专员莅县复验确认,无一复吸。

五、风 范 可 躬

纵观先生仕途多年,他的一生始终恪守儒家的人性与道德规范,廉洁清正,风范可躬。平时,一些行为不端的地方小吏和警察,经常受到他的严厉训斥和处罚。对一些弱势民众以及他们蒙冤受屈的诉求,他总是热心帮人排解或求助官司解决。老一辈人对李猷明先生的口碑认同甚好,多年来未曾听到过他不良的传闻。

先生虽然已经作古多年,但他留下的道德风范和精神财富却十分丰富,并且时时在启迪着我们。先生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博学多才,做人言行一致,做事身体力行,为东山的历史、教育、文化、抗日等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猷明先生虽然从政多年,但不贪不腐,到51岁因病逝世时仍两袖清风,竟没有留下任何银两、田亩土地和殷实的财产,生前居住的房屋仍是其祖父遗产。他留给后代的,仅是一橱书籍和一部县志手稿。他的精神风范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认可,李猷明先生逝世出殡之日,送葬的社会名流、各界人士、民众不计其数,盛况空前!至今,老一辈人的传述仍不绝于耳。  

 

(2013年6月)

 


  1942年完稿、1987年10月出版的《东山县志》(民国稿本),总纂李猷明,协纂陈桂秋、陈克明、翁奇达、朱炳耀。 

东山名儒李猷明(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