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峰拱秀题识
栏目:名人风范 发布时间:2014-07-15

题       识

编  者

    本书以“苏峰”为题,是因为苏峰在乡人心目中是神圣的故土象征,是六百多年来铜山人情感的聚焦点,是拱卫家乡秀丽山川和孕育优秀人物的“母亲峰”。

苏峰,本地俗称“苏尖”。她像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巨人,雄踞于铜山古城之南。苏峰的多彩、神秘和厚重的蕴含,不仅在于她是东山第一高峰。对于这座山峰,东山人不分阶层,不论地域,无一例外地怀着崇敬、神往的情感,代代瞻仰。明代的《铜山所旧志》赞“苏柱擎天,镇乎南土”。清乾隆陈振藻所撰《铜山志·山川》如此记载苏峰山:“川陵山,一名苍陵山,在所(即铜山所)南二十里,五都境内。其峰青耸秀丽,为铜之最……闻江夏侯(即明洪武二十年负责建造铜山城的周德兴)尝云:“此山不歉峨眉。故名‘苏峰’,又名‘东山’。四时有云则雨,为铜山第一外八景,‘苏柱擎天’即此。”自此,文人墨客,戍卒农夫,乃至铜山城中居民,都对苏峰山长怀崇敬。而苏峰山南边的苏峰寺,相传始建于南宋景炎三年(1278),其中有关宋朝末代皇帝赵昺南逃于此建立行宫(称为东京)的故事,以及之后“沉东京,浮南澳”的传说,更使东山人增加了许多对苏峰山的怀想,引多少文人为之感慨和称颂,似乎就因此地曽沐圣光而感到荣耀;又引多少史家着力为之钩沉。然而这种崇敬和怀想又是见仁见智的,这也足以显示苏峰内涵的丰富。自古以来,戍卒视之为卫疆的制高点,渔夫视之为指引航行的标志,从业者乃至居民一觉醒来总要先看苏尖是否“戴帽”(喻乌云笼罩),据此推知一天阴晴变化;文人们又因为其正对面的古嵝山上并排竖着三块巨石,形似“笔架”,视之为“天开文运”的启示;抗日时期曾经在苏峰山麓演绎了东山人民浴血抗敌、保卫家园、捍卫苏峰圣洁的可歌可泣壮举;苏峰山腰的佛庙,则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香火旺盛,人们朝拜佛庙与朝拜苏峰的虔诚情结交织在一起。

苏峰,与风动石、文峰石塔、关帝庙、古城、南门湾一样,数百年来成为东山的标志性景点。历代多少骚人墨客为其留下了数不尽的美文、诗篇、画卷。凡是从东山走出去的赤诚游子,无不时常温习一句饱含怀乡情愫的话:“苏尖脚下好乘凉”。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们几位外出求学的同学暑假回乡,一路酷暑难当,而当汽车过了常山,开近八尺门,迎面却袭来阵阵凉风。我们都认定这凉风必从苏峰吹来,都迫不及待地拉开车窗,尽享家乡这久违而又惬意的清爽。苏尖脚下好乘凉,外出乍回的游子倍感真切!

而苏峰的深刻、隽永,还要仰仗我们的先贤黄道周,他创造了一句言简意赅、凝结着苏峰的神奇、400多年来一直被乡人广泛引用的短语,曰“苏峰拱秀”。

少时,每年正月初一,笔者每每喜欢沿着五里长街,欣赏家家户户争相媲美的春联。其中尤引人注目的是黄道周故居的匾额,赫然展现着他亲题的“苏峰拱秀”。众多乡人争相仿效,于是“苏峰拱秀”的横批,常见于乡间居家匾额的木刻、石刻、泥塑。

我常常玩味着这“拱秀”的含意。是说苏峰山拱卫着铜山城南秀丽的河山?或是说苏峰拱手奉献她前面这随处可见的无尽景物?还是苏峰心存谦恭,时时向着面前的胜景拱抱作揖,抑或是这几种意思均有?不管如何,笔者总能理解为四个字集中概括了苏峰及其前边的秀丽山川、看不够的风景群、冷暖恰如人意的独特海洋性气候的海滨神韵。身为东山子民,由此豪情顿生,窃感幸运。

然而,新近我则发觉自己的理解是多么的偏狭而肤浅。黄道周先生所“拱”之“秀”,绝不仅仅指秀丽的山川!先生所指,是借山川而及人!纵观比先生更早的乡贤游天庭、唐文灿,同代的陈瑸、陈士奇,以至清代本邑唯一的进士唐朝彝……代表的正是明清时期生长于苏峰脚下的显赫秀士。及至近现代,铜山名士不胜枚举,主要的就有近代的马兆麟、萧笠云、陈宝善、高柏岭、林嘉、李英、马征祥、李猷明等,承继至现代,又涌现了方耀铿、朱必学、沈振东、林少丹、陈秋顺、洪干堂、陈华、陈汉波、许维翰、片冰心……以及旅外的陈洪甄、陈雯登……以上所举,仅仅是比较显赫的铜城才子,恐有挂此漏彼之嫌。真乃“绅笏盈床,儒彦云起”。哪一位不是得益于苏峰的钟灵毓秀?当年一群英才自费创办东山第一所民办现代中学,就以“苏峰”命名,人们至今已萦怀八十年。纵使当今还健在的东山教育、文化艺术界的活动人物,也在不停地做着弘扬和传承苏峰文化的努力,且成就斐然。今天,更有众多青年登上文坛,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后浪”可钦可畏。苏峰,几百年来无言地静观铜岛文脉的流动,代代精英的接力。

黄道周先生的深刻就在于他的先觉,在于对身后400年故土情事的预示而言中。仅此四个字,足矣!

因而,以弘扬铜山近现代名士为主旨的这本书,最佳选择,必是以《苏峰拱秀》为题。

综观近现代涌现的铜山名士,其人生、人品、作为,有着惊人的共同点,他们继承了前人的风范,铸就了东山突出、独特的人文主线,令人感动、赞叹。细品这一事实,使人无形中接受了一种教化,一种心灵的洗礼,获得了一份生于兹长于兹的荣耀。这些共同点大致可归纳为:

一、深沉的乡土情怀。诸多铜城才子,以其对乡土的感知,产生强烈而又深沉的乡土情怀;各自凭一己之长,以倡县治、办教育、育后学、著诗文、描书画、传艺术、修志书、编报纸等等方式宣泄其爱乡深情。

二、厚实的学养基础。他们不论来自市井还是从各种级别的学校毕业,无一不是孜孜以求,刻苦求知,或承继前人的知识遗产,或师从前辈良师,或靠江山风物的潜移默化而无师自通,从而具备了相当厚实的国学涵养,广为涉猎,知识厚积,而绝非投机取巧、浅尝辄止之辈所能及。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学人开始接受民主、科学思潮,不同程度地掌握诸多自然科学知识。他们的从学、所为,又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比起古代名贤,在思想、学识、行为等方面自然显示出新的活力。

三、坎坷的人生经历。我们又发现,大凡学养、识见丰厚的士人都是不媚权贵,不从俗流的。他们守得住清贫,“贫贱不能移”;耐得住寂寞,即便是严寒酷暑,始终苦读不辍,笔耕不已。他们大都不善、不愿从政,而由于其才学和名气,还是被人请上了官轿,不少名士偶尔也踏上仕途。但仕途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富贵和荣耀,反而因此而遭受种种磨难。

古代有升贬之颠簸,朝代更迭之荣辱,近现代有历史时期之偏见,致使学人遭受种种不幸。他们因短暂的居庙堂之高,换来长期的处江湖之远。尽管如此,他们始终洁身自好,严守风骨:在顺境里,未曾跋扈,在逆境中,没有失节。“不为物喜,不为己悲”。他们从来没有改变对是非的判断,没有放弃对真理的向往,没有舍弃对知识的追求,没有二心于专业的执着。他们在狭缝里谋求生存,痴心执业。正是这样的经历,造就他们的作品更加显示学识的深度,蕴含艺术的魅力,闪烁思想的亮点,颇具感人的力量。

到了他们得到甄别、平反时期,他们又没有多少怨言,总是怀着感恩的思想,感谢这种迟来的恩泽。在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中,他们又重新焕发治学生命,所作所为再度异彩纷呈,有的在晚年更加大放余晖。正如乡贤洪干堂在一首词里所书:“劲松哪怕雪霜凌,几番风雨后,挺拔更长青!”

四、常人的谦恭之心。几乎所有为后人所称颂的乡贤名士,在世时都贴近平民,待人官民无异、贫富不拒、妇孺皆友好。他们不以学博而炫耀高大,不以才高而远离人群,而是实实在在拿出被民众、被历史认可的作品及行为风范,成就了我们家乡一笔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座座令人肃然起敬的精神丰碑。

五、知识的融会贯通。由于具备深厚的学识功底,不少乡贤名士才学渊博,才情横溢,不仅长于诗文、书画创作,致力教育,还举一反三,驰骋于各种文化艺术领域和知识海洋。

他们的共同点还有:注重友情,极少沾染“文人相轻”恶习;生活简朴,所求无多;家境清贫而精神财富丰盈;激励后代,家风相继,薪火传承等等,这里不一一赘述。

这一百多年,苏峰脚下涌现的才子,人数之济济,知识领域之广泛,承继之紧密,成就之卓著,足为今人所乐道,可谓群星频频闪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让朋友们从他们的事迹中细细品味吧。

    本书选取民国(包括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时期的)以来已逝的铜山部分教育、文化艺术界乡贤名士为主要撰写对象;还健在的侨居海外、旅居港台以及身处国家高层的高端知识精英,也作少量收录。本书试图比较深入地再现他们的经历、学识、风范、成就,以弘扬铜山百年来的优秀文化底蕴,让年轻人了解,前辈学人是如何完成他们的人生历程的。

                                           (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