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铜山龙脉
栏目:遗迹探源 发布时间:2024-03-13

孙用川

(一)

东山岛民间自古流传着岛上有一条龙脉的说法,《东山县志地理志山川》(民国稿本)记载:“东山山脉,发源于平和泰峰山,纡回过峡,穿海由大嵼,而起于埔头(一说起于礁头)耸起而为西山,开屏列张,”其中一支“为坑内山……过西港,转南山后,再向东北行而为马鞍山,又转而羊角山,穿田渡峡至钱岗而为佛揖山,再趋出而入康美为虎公山,折而南行至东沈赤山,转马銮后,循前佘村,起为(以下述至铜陵)龙潭、威峰(大伯公山)、水寨(观音亭山、九仙山)古嵝诸山,迤逦出东门而入海。此东山全岛山脉之梗概也”。

“山石无言随我悟”。人们常常把河山静物比喻为神灵、生灵,赋予鲜活的内涵。

龙,象征着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龙代表着吉祥、正义、兴旺和力量是人人皆知的吉祥物。

东山的先人遵照中华民族传统,把山脉比喻为“龙”,寄托崇敬之心和深爱家乡的的淳朴情感。黄道周九仙山《铜山石室记》开篇就写道:“铜城之西为石室,山是宗龙之经首,东赴如鹏,左舒右昂。”而进入铜山古城西门以内的山脉就是古嵝山,亦称为“狮山”,铜山三书院之一的南溟书院即建于古嵝山之巅。我们姑且把龙脉的这一段称为“铜山龙脉”。

image.png   

自古以来,东山岛被誉为“行龙经过之地,卧龙归宿之所”。由此,又演化出东山“九龙”的形象隐喻。九龙即龙潭(龙潭山)、龙脊(在关帝庙后)、龙喉(周德兴选择关帝庙鼎建于龙喉宝地)、龙井(关帝庙前八角古井)、龙泉“海晏河清”近旁石刻)、龙珠(风动石,与卧龙匹配为“祥龙戏珠”的绝妙地理理念)、龙涎(虎崆滴玉)、龙池(莲花池,被喻为关帝用的墨砚)、龙墨(莲花池中石块,被喻为关帝用墨)。值得欣慰的是“九龙”全部遗存完好,这是东山人民一大幸事!

此应是“铜山龙脉”的基本内涵。

(二)

我们在古嵝山顶,看到了一处形似笔架、正面对着苏峰山的石座,称为笔架石。笔架石之上,镌刻着一方“公禁”石刻,全文如下:

“此处系文武庙龙脉,东至书院前,西至狮舌下公禁,不许籍(借)称祖地盖筑房屋,掘土取石,如违,呈官究治。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吉旦。合铜公禁”(标点及括号为笔者所加)

image.pngimage.png

这份告示至少传达了以下几个信息:

首先,按告示的口气,应是地方士绅、达人和民众集体商议,政府认可的乡规民约。陈立群著《历代石刻》记载“由铜山地方民众所立”。

其次,告示说明了铜山古城境内的龙脉位置为“文武庙龙脉,东至书院前,西至狮舌下”,首尾明确。

再次,“公禁”旨在保护龙脉的地理环境。道光二十四年是公历1844年,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公禁得到民众有效遵守,前后120多年。文革时期,群众乱占地建房,掘土取石,龙脉的自然环境遭受了一些破坏,所幸全貌还是保存比较完好的。至今,占地筑建的房屋已大部分成为危房。

古嵝山上,遗存着众多摩崖石刻,东山最卓著的几座石刻“与造物游”“天开文运”“学海文澜”“丈夫襟度”“海阔天高”“结山水缘”“小蓬莱”……即集中于此。周边还遗存“狮乳泉”“泓趾泉”等遗迹。这一切不仅作为景观而美不胜收,还昭示着明清时期铜山文化初兴的往事,今日则成为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以及探索历史的一件件证物。

挨着笔架石,从清代就有不少民居,近在咫尺的就有民国末科秀才陈逊挥以及其子、民国南京政府教育部督学陈雯登故居“萼楼”;清嘉庆十三年戊辰科(1808),“奉旨钦赐”举人、“钦赐会试”人陈衡南的故居“文魁第”;前面的七曲巷,是旧基督教堂遗址以及民国著名画家林嘉的故居;喇叭巷口是同周恩来、邓小平等一起赴法勤工俭学,后回乡担任东山第一家公办中学校长的萧笠云先生的故居“遯庐”。龙脉之下的顶街路,明清时期就涌现了包括黄道周、唐朝彝等在内的八位进士以及众多举人、秀才,乃至近现代诸多杰出、高端的铜山学人。由此可见,龙脉蕴育出了众多铜山学人、才子,本文未能一一列举。这正是东山钟灵毓秀的集中体现。

(三)

告示虽说明了龙脉首尾,而人们对东边的认识比较清楚,已形成共识,“书院前”指东壁书院,在风动石近旁,其时尚在,1918年东山大地震被毁,今风动石基座还遗存一方蔡潮题的“东壁星晖”石刻。而由于年代久远,地理多有改变,所称“狮舌下”究竟位于何处,却知者甚寡。我们查阅了《铜山志》《东山县志》,均只表述为“在西门内”,西门内范围广阔,其准确位置比较模糊笼统。

这一天,铜山古城文促会组织了几位老先生,来到了“西门内”龙脉所经过的后山,仔细探寻,意欲实地考证“狮舌”准确位置。我们沿着火药局巷,折过“七十二坎”遗址,一步一步登攀拨开荆棘,越过几堆杂乱的建筑垃圾跨过沟沟坎坎,穿过几座破旧民房和小庙终于到达七十二坎之顶——后山此处属于古嵝山的一部分往西观望西边正是古城外。

在后山,我们见到了几块乡人记忆尤深的大石头。在显著位置,映入眼帘的“结山水缘”摩崖石刻高傲独立,石刻落款“皖北杨绍丞书(民国十三年云霄县县长)”。结山水缘之前十几米处,“小蓬莱”石刻1923年东山县知事孙尧天题傍于一座已无人居住的旧民房,我们得拐弯抹角经过几条小巷,上下二三十级石阶,才能到达小蓬莱正面,于是从旧民房阳台拍下了纪念照。小巷里一位老者趋前告诉我们,“小蓬莱”左后边挨着的这块石头,就是“狮耳”,我们从不同角度反复审视,的确神似,《历代石刻》也称“小蓬莱位于狮耳的岩石上”。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既是“耳”,就应该有一对,另一只在哪里呢?其次,老者说的是否准确?在场的陈炳文先生告诉我们,他们家几代人都在这一带生活,了解到,这是“左耳”,“右耳”在“结山水缘”后,已经在文革时期被打掉。我们几位记忆里都知道这周围还有“状元帽”巨石和“海阔天高”石刻(1928年民国县长吴高榘题),但都为绿树和杂草所掩,未能一睹。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

除外,在一座小“瓮公”庙旁,见到一块其貌不扬、却形态颇为奇特的大石块,经反复审视并与周边对照,我们初步断定,这就是“狮舌石”。辨析如下:

1、这一带石头,都因石刻或形象而已经具备了名称,唯独这一块未载入史籍,而“公禁”指出的“西至狮舌下”,狮舌石除此别无他处可寻可认。

2、处于古城西边缘,符合志书记载“在西门内”的地理方位,符合本文开头龙脉走向的描述,并符合“公禁”所指的方向。

3、确实酷似横卧于山坡上的舌状形象。

4询问老者也指认这就是狮舌石

5、上文说到,人们常常习惯把山石静物比喻为神灵、生灵,赋予鲜活的内涵。古时铜陵就把古嵝山命名为“狮山”,面朝九仙山和西门澳,狮头、狮身、狮耳、狮舌、狮乳俱全,狮舌石位于两耳中间偏下,符合形象比喻。古嵝山上还有“狮乳泉”遗存完好,数百年来泉水至今清澈如镜;民间还认为喇叭巷口的“华表井”因注入狮乳而甘甜不涸。

结论:傍于“瓮公”小庙的这一块石头,就是“公禁”所指和志书所述的“狮舌石”。据此,铜山龙脉应是从此处延伸到文武庙、东壁书院前,涵盖了整座古嵝山首尾,然后“迤逦出东门而入海”。

睡狮已经觉醒,祥龙必将腾飞。

 

①传说游龙行至大嵼,喘了一口气,此地遂命名为大喘,谐音“大嵼”。

   ②传说游龙行至礁头,抬了一下头,此地遂命名为“礁头”,“抬头”的谐音,方言抬、礁,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