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天开文运”的启示
栏目:铜城春秋 发布时间:2021-04-28

铜山“天开文运”的启示

  铜山城自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城以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风雨沧桑。古城也就在这些沧桑过程中,不断变化、几经起伏、曲折地逐步发展。建城之前,虽然历史悠久,溯源遥远,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仍居民稀少,大部分以渔猎为生,伴以少量的农耕,平心而论,文化并不发达。建城之时,铜山城本是作为抗倭之“守御千户所”,只是军事建制,而非行政辖区。

此后,军事建设接连不断,当局非常注重。志书记载的主要军事建设可略举如下:

  “铜山城长571丈,墙厚1丈,高2.1丈。共864堞女儿墙,窝铺16间,西门之外为校场、演武亭一座,以练军伍。四个城门内,配四口井,叫“四官井”,以防火攻。西门外浚四个大池,以危地势。”

  “演武亭西,另浚一井,资军用也。”

  “嘉靖年间,生齿渐繁,募兵于少壮者一千,而配以战船五十三只,又调浙军六百名,以防陆路,而皆统于参将。再设钦依把总二员,一辖陆汛于五里亭,一辖小寨于大澳,而铜城之中,军民始杂。”

设墩台(烽火台)、军器局、火药局等。

铜山建城六年之后,周德兴从兴化府调入军队,并允许随带家属,因而铜山人口逐步繁衍,军民杂居。不可否认,军民杂居也带来了经济的发展。“渔盐之利以盛,商贾之资以通,则南北之船往来者不绝。是铜山之区遂为大澳口矣。”

  但客观的说,在建城后的整整130多年间,铜山的文化仍然还是不发达。直至明嘉靖五年(1526年)巡海道蔡潮视察东山,才开启了铜山文化繁荣的历程。

蔡潮时任福建巡海道,是省级海防大臣,此人气魄非凡,精通地理堪舆学,兼具人文情怀。蔡潮到铜山后,“相其地理,观其气运,知铜为文物之邦,而才人俊士将出,更制作后铜陵,以补周公(笔者注:指周德兴)所未及创之事。”这一年,蔡潮高屋建瓴般地一口气在铜山办了好几件大事:一是继续巩固海防,“筑望海台于城中南北相直之处,高十丈,备海氛之瞭望也”。二是“开周公所闭之北门”。三是“作浮阁(笔者注:即文峰塔)于东屿中,为铜山造福,以东木不锐故也。”四是“筑水城于西门外,沿海直至小澳,防北方之空隙也。”五是“益南溟书院于岵嵝山上,以教乡之子弟,习书礼焉。青莪化行,人文蔚起。”六是“又建东壁书院在风动石边。”(1994年版《东山县志·大事记》)七是镌大量石刻于岵嵝山、风动石景区、九仙山、大伯公山等地。亲自赐题的就有“与造物游”、 “学海文澜”、“东壁星晖”、“意净心空”、“海阔天空”、“宦海恩波”等,更有其他官员、学士相继“或留书联于石碑,或深镌大字于石壁,凡百余所,不可尽述。”从此,铜山的文化大兴,嘉靖十五年(1536)钦差总督吴文在岵嶁山所题石刻“天开文运”概括了这一历史现象。黄道周评价说,从此,乡人“拖船荡桨,亦能文章。”;编纂《铜山志》的清乾隆陈振藻称为“绅笏盈床,儒彦云起。”随后,明清时期整个东山岛就涌现了以黄道周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端古代知识分子,共有进士14人(其中一条顶街路就出了7位);举人30多位(加上先为举人,后为进士的上述诸位,县志记录的有40多位),贡生、秀才、庠生

500多位。同时也涌现了众多武官,如总兵、参将、游击、把总等计有500多位。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顶街多文人学士文官,下街多武官。因此有“顶街文、下街武”、“金顶街、玉下街”的说法。

  及至近现代,东山也出现了众多高端学人。如民国南京政府教育部督学、退休后在美国西雅图当客座教授的陈雯登;与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等一起留法勤工俭学的萧笠云;大文学家林语堂的国文老师陈宝善;北大教授、韩国语专家许维翰;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诗东等等。如今,还有不少健在的高端知识分子位居知识界高层。如上海医学专家黄荣魁、中国汉语改革委员会成员林祥徵、国家药物审定专家组成员李思温、遵义医学学者李德俊、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青岛水产育苗专家陈惠斌、福建声乐教育泰斗片冰心......不可胜数。

可以说,蔡潮的以上成就促进了铜山第一次文化振兴。而我们可以从第一次文化振兴的历史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首先,必须巩固海防。蔡潮在铜山建瞭望台,对海寇入侵起到了很好的预警作用。又建水寨于西门外,对铜山城起到了拱卫作用,保卫了一个和平的环境。特别是明代从嘉靖中期直到崇祯时期,东山多次受到海盗、倭寇、荷兰人的入侵杀掠,铜山城始终未曾沦陷,这有赖于军民众志成城,城防坚固。

  其次,打造一个环境优美、南北贯通的居住环境,是一个地区良性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蔡潮以堪舆学和阴阳五行理论为据,开北门、建文峰塔、浚水域。我们无法得知周德兴设北门而关闭的用意,我们却众口一词赞叹蔡潮的大手笔,以及改善环境的赫赫功绩。

  第三,重视教育,培养才人,正是一个地方持续发展的根本。蔡潮一口气兴办了两家书院,再加上原有的崇文书院,一个小小的铜山城拥有3家书院,促使教育发达,文化繁荣,才有之后从铜山走出的好多大才子成为国家栋梁,又为家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第四,文化因素的逐步融入,对于民众陶冶性情,提高素养,接受正能量的熏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蔡潮以及此后其他达人留给后人的众多石刻,不仅是历史的教科书,是家乡厚重文化积淀的见证,也是艺术的大观园,更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第五,蔡潮到东山,搭建了军事、教育、文化的这些平台,让家乡能人志士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

 

然而,明代振兴起来的铜山文化,却经历了历史风云的波折、起伏。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有些文化遗产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损伤。这些破坏来自几个方面:1、政治的原因,主要是清康熙三年的“迁界”、抗日时期日本侵略者的破坏、文化大革命的洗劫。2、自然的原因:历史上还遭受过地震、台风、海啸的袭击,如东壁书院、南门真君宫前的护台。3、思想观念的原因:文化的发展还受到思想观念方面的制约。4、经济利益与文化保护较量方面的制约。尽管如此,铜山的许多历史文化遗产还是得到了比较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硬件方面,遗迹、文物、故居很大部分得到保护,至今虽显得苍老,却显示出她们的历练、坚韧与刚毅,我们触摸这些遗迹,似乎可以触摸到历史的余温;软件方面,史籍、思想风范、艺术成果等,经过乡人的努力,大部分被挖崛和传承下来,成为家乡一份丰厚的精神财富。

 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乃民族之魂;一个地区的文化积淀,正是地方立世之根。我们今天致力于铜山文化复兴,正是为了进一步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遗存,弘扬正能量,继承前人风范,为下一代造福。

  古老的遗存——作为卫所的古城兴建——举足轻重的军事要地——文化的振兴——风雨沧桑——今日的文化复兴。这应该是铜山古城历史文化的演进脉络。

 

注:本文引文除特别说明外,均摘自《铜山所志旧序》、《铜山志》、《东山县志》有关章节,不一一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