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
栏目:曲艺 发布时间:2014-07-16

昆剧 也叫“昆山腔”、“昆曲”、“昆腔”,系戏曲声腔剧种。元末,昆山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腔调,因曲调舒柔婉转,细腻优雅,故称为“水磨调”。伴奏乐器有笛、箫、笙、琵琶和鼓、扼、锣等。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表演动作优美,舞蹈性强,形成特有风格,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之尊称。因此,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据《东山县志》载:清道光十一年(1831),铜山林鸣岗赴广东碣石任水师总兵官时,其子林阿哥随父同往。时有昆山人懂得昆腔,林阿哥受其传授。回家后,在铜陵衙门边(现图书馆附近)开设大德当铺,并以铺为课堂,招朋引友,学唱昆腔,从而逐步流传于民间。咸丰九年(1859)间,铜陵人陈响,字荣祥,曾任商船管理员,船走上海、宁波等地,由于他爱唱昆腔,在上海走访艺友,谒拜老师,探讨昆腔唱法,有一定造诣,返乡传授。清光绪十六年(1890),有一位外省人(指北方人)姓海的人来东山盐场任管理员,人们称他“海老爹”,欣闻偏僻海岛有昆腔戏,在铜陵创建“枕云天昆曲馆”。后举人马兆麟、其子马徵祥相继参加活动,并在铜陵东升小学堂组建昆曲班,教唱昆曲,因此,声誉大增。1921年,昆曲爱好者林澎川在上海经商时,购买一套“六日曲谱”, 回东山后,与高季瑜创办“国乐研究会”、“昆曲传习所”等曲艺组织,继而成立“洞天和昆曲馆”。铜陵的“枕云天”和“洞天和” 的参加者,从工商大众发展到士绅官宦,计有70多人,昆腔活动达到全盛时期。1940年代中后期,铜陵后街“隆和” 店、部院衙黄家大屋,也有一批人经常唱昆剧。1935至1946年间,高连魁就读东升小学时学过昆曲,燕京大学毕业后回铜山不久,即在其家族典当店(地点后街)开设昆曲会所。昆曲爱好者高季瑜、高福寿、孙初升、黄匡国、陈辉堂、许友章、高兆丰、高天爵,还有人称“硕伯” 的昆腔曲笛高手、木雕师傅慧行忠等人,以沙龙形式自由清唱或组合演唱,引亢高歌,曲笛伴奏,唱念做表,为铜山古城昆曲的延续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1950年至1960年代初,铜陵老一辈昆腔爱好者黄匡国、许友章、沈少石、孙初升等,为使这一曲种在铜陵延续,物色沈少石之女沈丽君(12岁)和学生许锦儿(13岁)、张彩绿等三个初中生,辅导她们习唱《白蛇传》、《醉打山门》等传统节目,曾多次参加县文艺晚会演出。1957年,黄匡国、许友章发起组织东山县木器社昆曲剧组,编排《水漫金山》剧目,先后在东山、云霄、漳州等地巡回演,深受欢迎,同时参加漳州地区文艺会演,获得龙溪专员公署颁的《百花齐放 推陈新》的奖状和银质奖章。1970年代末,黄匡国先生为发掘传统文化,抢救、传播昆曲遗产。他把自家的厅堂和庭院作为课堂和排练场所。参加者有工人、渔民、医生、教师、干部,有古稀耆老,也有年轻一代。黄匡国先生既当导演、教师、演员,又当后台主奏。他常常带领曲友带上鼓板箫笛等乐品,到名胜古迹,海滨沙滩,尽情弹唱,怡然自得。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黄辉灿、黄辉全都成为唱昆曲的优秀者,因此黄家被誉为“昆曲之家”。1995年黄匡国先生为了传承和发扬昆腔这原古老的艺术之花,他不顾重病缠身,不辞辛苦,搜集整理出12个节目共47首,其中《白蛇传》13首、《甲封王》4首、《富贵长春》1首、《醉打山门》3首、《三醉》1首、《伏虎》4首、《思凡》5首、《弹词》6首、《哭像》1首、《长生殿》3首、《西厢记》5首、《赏荷》1首。留存于世。现在,黄匡国先生后代还保留着150多年前从“苏州周兰所”购买的一对竹笛。在每次的演中,这支长笛辅以鼓、板、锣、钹,结合二胡、三弦、吉他、小提琴等中西乐器,使演奏更加丰富多彩。至今,铜陵的这朵艺术之花,依然呈放异彩。使铜陵人沉醉于“民歌鼓腹,四时有管弦之乐也。”

还有,孙初升先生年届八旬,余兴不减,引吭演唱《万里巡行》,由昆曲先辈高季瑜之孙高建顺长笛伴奏,其录音资料由县文化馆收藏。之子孙用川将其演唱的曲调记录成简谱十首,现存。


上一篇: 汉剧
下一篇: 和尚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