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美竹披才藻 笔底奇花散锦文 ——追思岳父陈秋顺
栏目:现代 发布时间:2014-07-17

胸中美竹披才藻  笔底奇花散锦文

 ——追思岳父陈秋顺

翁伟庄

胸中美竹披才藻  笔底奇花散锦文 ——追思岳父陈秋顺(图1)提起我的岳父,东山县政协副主席刘小龙曾经说过:“我们的陈老是一位人品文品誉满乡梓有口皆碑平凡而又绝对优秀的文坛前辈。”“至今人们仍在传颂先生的勤俭修身,热诚待人;敬仰先生的博学多才,治学严谨;恭慕先生的无私无欲,坦荡面世;缅怀先生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919年10月,岳父出生于东山铜陵,早年读过私塾,15岁当了店员,解放后为县供销系统职工。他自幼聪颖,酷爱古典文学,每当度过繁忙的白天,便一头扎进书堆,潜心研读,寒来暑往,终于在志、史、诗、联、谜诸方面有较高造诣,得到大家的敬重,曾受聘担任东山县政协委员、漳州市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东山县文联顾问、东山县方志委顾问、东山灯谜协会顾问。

他一生诗作颇丰,存至晚年的稿件100多纸。作品立意高远、格律严谨、风格典雅,读之珠玑满目、铿锵有声。

——热爱自然,寄情于景,寓情于物,陶冶性情于大化之中。“景色随人缘不薄,尽收阅历入诗题。”县内主要景观,无论是古迹名胜,还是现代建设,多纳诗怀;县外所历景色,亦入其中。其咏景诗,寄兴山水,出神入化,名篇颇多,如《题黄石斋先生读书处》诗云:“古塔凌霄汉,回澜障海门。名从后世赫,峰到上方尊。岛屿群星列,云山远水吞。我来寻石室,斑藓字犹存。”又如《咏苏峰》诗云:“晴岚耸翠势岧嶢,放眼海疆万里遥。不惜英姿蒙雾雨,敢教豪气镇风潮。插天笔锐山峰秀,激浪星罗岛屿娇。最爱渔村沙渚白,月明船影夜吹箫。”既道出景致的神韵,更表露了作者的豪迈情怀。其咏物诗,寓意深刻,入木三分,《咏松》、《咏竹》、《咏梅》诸诗备受好评。一首《鹰》“腾身万仞上,奋翼九霄高。一览群峰小,雄心只自豪。”可谓气势非凡。

——热爱生活,珍惜友情,珍惜亲情,以博爱之心真诚待人。平时与洪干堂、刘文英、漳州邱铁汉、台湾杨伯西等诗友交往甚密,经常唱和酬答,留下不少佳作。他的《寄友刘文英》云:“频繁枉顾感相知,正值风飘一叶时。嫫母献颦空掩袖,曾巩学步谩谈诗。迂疏自笑营狡窟,流落谁堪失鸟枝。若问归期何日是,崎岖历尽险为夷。”对前辈翁奇达、欧志元、江之永、许愿学,好友马志峰、黄怀康、郑伯俊、欧眉山等人的逝世分别题赠挽诗或挽联。他关爱家人,写下《寄妻》、《寄旅居新加坡家兄秋阳》、《哭兄》、《寄台湾淑明胞妹》等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思母》诗云:“一别慈颜冬复春,八旬暮景暗伤神。北堂萱草三更梦,南国雁书万里人。满腹离愁难舍子,两行清泪为思亲。何时振翼同归燕,菽水承欢不厌贫。”读之潸然泪下。

——热爱社会,弘扬正气,彰显骨气,追求人间真善美。先后创作了礼赞关圣帝君、尊崇先哲黄道周、怀念乡贤唐朝彝、马兆麟的诗篇,颂扬他们浩然正气、为国为民、忘我无私的优良品德。在众多作品中,随处可见作者坦荡正派、刚直不阿的高大形象。《咏东门屿文峰塔》“文峰突兀势亭亭,一柱擎天若有灵。刚介不随尘劫染,孤高遥映海天青。风霜终古凌霄汉,云雾顿开耀日星。自是神工呈大巧,摩挲苍藓读碑铭。”其《悼念黄怀康医师》诗云:“故人一别作千秋,墓草萋萋碧水流。三折肱成骑鹤去,九还丹转入云游。青林梦断孤灯恨,黑塞魂归夜雨愁。铁骨铮铮双鬓白,高风劲节有谁俦。”令人肃然起敬。

——热爱祖国,关心时事,洞明世事,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他怀古抚今,创作了《端阳吊古》、《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纪念谷文昌绿化东山》等佳篇;粉碎四人帮,即兴写下《调寄浪淘沙》;改革开放后,更是诗思迸发,留下诸多感怀之作。他联谊侨胞台胞,感情真挚,多有诗作往来。《迎守义淑明弟妹由台返梓》“带水闽台海峡情,久睽骨肉系心旌。一庭松菊归来赋,千里关山送别情。旧事逝川如瞬息,暮年残烛喜承平。愿天两地人长健,岁序团圆慰此生。”道出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他正是用诗的激情、诗的语言,解读历史,剖析世态,诠释人生。许多作品被海内外报刊录用,不少佳作广为后人传颂。台湾诗人杨伯西评价道:“笔花怒放蕴清香,美句如珠一卷藏。夺锦探骊亦常事,才高八斗世称扬。”

诗联相通。岳父的楹联创作为世人所推崇,无论是感时、咏物、说理、抒情,还是怀人、写景、言志,都表现出较高的思想境界和娴熟的艺术技巧,留下的联稿近200副。家乡的诸多名胜景点镌有其联作,新加坡、台湾等海内外不少单位、个人亦慕名求撰。其楹联水平可谓独领高枝:其一,气势磅礡、荡气回肠。如《黄道周纪念馆》“地以人名萃海岳精英圣哲诞生深井宅;身关国运秉乾坤正气忠贞完节孝陵坟。”《铜陵武圣殿》“岗势奠龙蟠水秀山明观雉堞日升烂漫丹霞照万古精忠百代仁风贤圣里;屿形呈虎踞地灵人杰仰猊炉香爇氤氲青霭塞两间正气千秋祀典帝王宫。”其二,声律讲究、对仗工整。《春联》“海峡隔闽台千里关山凭去雁;天涯思骨肉一衣带水盼归帆。”《悼念邱铁汉先生》“漳水识荆方感新知同旧雨;海隅读讣顿教后死哭先生。”其三,构思精巧、入题切意。《贺新加坡东山励志社成立五十周年》“励翼鹏程干青云而直上;志心骏发肇磬石以开先。”《铜砵净山院题联》“铜海来朝万顷镜光临院宇;苏峰当户千寻笔势薄云天。”其四,典雅和谐、妙语连珠。《五里亭城隍公》“汝能奉敬翁姑他日儿孙将汝敬;君若欺凌父母来朝子媳把君凌。”《漳州九县一区灯谜会猜》“九龙江月如珠千秋景色,十苑谜花似锦一代文风。”

岳父一生与灯谜结下不解之缘。自幼精研《橐园春灯话》、《评注灯虎辨类》、《谜语之研究》等书。所制灯谜切时应景,寓教于乐,庄谐雅谑,妥贴得体。至中、晚年,家乡逢年过节,或有重大活动,他都悉心组织、积极参与有关谜会,创作的灯谜数以万计,许多作品广受赞誉。

1980年元宵,他与朱定坚、郑燧堉三人组队代表东山参加龙溪地区首届灯谜会猜,获制谜团体第二名。

上世纪80年代初制作的“日上竿头竹影移”猜字一“旱”入选《中国灯谜》佳谜录。1981年,作品入编漳州灯谜协会向全国征集选辑的《一代风流录》,如“周公瑾”猜聊目二“乔女、小官人”;“舒迟酸楚、呖呖雁声”猜画家一“徐悲鸿”。

1984年元宵节,参与主持东山县政协举办的海峡两岸灯谜会猜。他匠心独运,撰制场面联谜“甲子庆初年,和暖春风,万户花灯,照遍江山新景色;上元迎盛典,团圆明月,一声谜鼓,联欢海峡故乡情。”猜县名十七。当一位台胞猜中谜底时,台下几位台胞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拥上台去,紧紧握住岳父的手说:“太谢谢了,您为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指点了故乡祖地。”同年,作品“一轮皓魄照全球”猜台湾名胜一“月世界”被灯谜大师马啸天誉为“是条好北派”。

1986年元宵,参加漳州纪念建郡1300周年灯谜会猜,以“愿教青帝常为主”猜烈士一“王占春”获命题创作“优秀制谜手”称号。

1996年4月25日,《中华谜报》刊发专版,介绍他的生平、主要谜艺成就和谜作200多则。

岳父对东山的史、志资料深有研究。1981年受聘负责《东山县志(民国稿本)》的整理校核工作,这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原县志成稿于1942年,只有手写本,内容和文字存在一些偏误,且全书20多万字均没有断句、标点。为确保县志的真实性、准确性,又能方便现代人阅读,岳父倾注了大量心血,逐句逐字进行校核,并加以断句、标点和必要的注释,常为一字而挑灯遍检群书,常为一事而踏径寻访旧踪,多次攀崖登高寻找碑文、石刻校验。1982年岳父因车祸,头部受伤住院,仍坚持在病榻上整理县志,使医务人员深受感动。历经6年艰辛,面目一新的《东山县志》终于1987年顺利付印。由于校核精详,整理到位,该书得到省、市方志委的好评。

他治学十分严谨。1982年文物部门在东山九仙山郑成功水操台发现一处《仙峤记言》碑刻,引起史学界的重视,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厦门文史纪念馆等单位派专人前来拓印。岳父接到拓片时,反复吟读,总觉有误。为尊重史实,亲自登上九仙山,找到原碑仔细核对,发现碑刻下段部分文字压在墙壁里,漏掉数十个字,因此文不符意。他及时校正了偏误,深受同仁赞誉。多年来,精心考究了许多文物石刻,校勘了不少讹谬,为家乡的文史资料整理做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1987年起,岳父对马兆麟的遗作《吹剑轩诗钞》进行断句、标点、校核和注释,付出许多心血,使该书更臻完善。九十年代初,刘文英、洪干堂的诗词先后筹备结集付梓,他鼎力协助,认真参与编校、核对,使两本诗词集顺利出版。

岳父一生不仅学而不厌,而且诲人不倦,注重培育提携后秀。每有求教者登门造访,都热情接待,悉心指导。1982至1985年间,铜陵二小、三小先后开设夜校,举办“干部学习班”和“文技校古文班”。他受聘负责讲授古典文学课程,运用东山方言对《古文观止》、《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唐诗宋词等进行专题培训。由于讲解精详,一时听者盈室,学者倾心,不少中小学教师和社会名流参与学习。

1993年初,县政协文史委和县文联酝酿出版岳父的诗联谜选集。但不久,他身染心血管疾患,虽多方求治,不幸于1995年7月与世长辞,享年77岁。岳父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一位至亲至爱的长辈,也使东山文坛失去一位可尊可敬的前驱。治丧期间,许多领导、名流或亲临吊祭,或发来唁电。出殡那天,县政协、县文联领导主持追悼会并致词,长长悲恸队伍前来执绋送行,幅幅挽联挽幛昭展无尽的惋惜和哀思。

岳父病重期间,为落实诗集出版事宜,由陈福先生负责选辑灯谜稿件,我选辑诗词楹联稿件。在多方协助下,终于1996年8月编成《陈秋顺诗联谜选集》,内录诗词100首,楹联120副,灯谜400则。

人生苦短,人的价值在于给社会留下什么。回顾岳父生平,宛如古塔凌空,令人仰止;拜读岳父诗文,总觉远澜萦怀,情思无垠。今日草成此文,权当是对岳父的又一次追思。

 

 

(文中部分资料采自刘小龙、李鸿耀、胡进文、陈福诸先生的有关稿件)

 

 


文本框: 《陈秋顺诗、联、谜选集》

胸中美竹披才藻  笔底奇花散锦文 ——追思岳父陈秋顺(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