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先生 浓 缩 的 人 生 ——知名教育界前贤、美术家李英先生的一生
栏目:近代 发布时间:2014-07-17

浓  缩  的  人  生

——知名教育界前贤、美术家李英先生的一生

孙用川

李英先生   浓 缩 的 人 生 ——知名教育界前贤、美术家李英先生的一生(图1)东山名士李英,又名李俊英,笔名伟亭,生于1906年。这个时期,正是清末风云变幻,声势浩大的西学东渐潮流在中华大地上翻滚的时期。越二年,东山第一所现代学堂——东升初高等小学堂成立,奏响了东山新文化教育的的序曲,也预示了李英成长的旅程。

                 求学之路

1920年,在铜陵这座偏僻的滨海小城里,年仅14岁的少年李英,从东升小学堂走出来,只身进入集美师范学校求学。

李英既非官宦人家出身,也非商贾富家子弟,家境并不富裕,仅靠父亲李毓钟帮人行船兼贩卖一点海产、贝类为生,微薄的收入维持着一家叔伯堂族十几口人的生活,大家庭里相濡以沫。李毓钟颇有见识,见李英从小聪颖好学,七岁就送入东升小学堂上学。李英虽学业优异,却又“不务正业”,常常喜欢临描涂画,课余跑到海边对着迷人的自然景色独自涂鸦。

堂长(校长)、清末民初本地赫赫大名的教育家、画家、诗人马兆麟看在眼里,称:“此子日后必定在艺术上有大成就。”一句话,铸就了李英的一生。马老先生深谙教育之道,他绝不单单以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却善于慧眼识天才,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并加以激励。李英受此激励,少年的上进心理大大被激发。同时,马老先生倡导东山建县、创办现代小学、出版《吹剑轩诗集》、画作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得奖这些显赫成就,使李英耳濡目染,激动异常。少年暗暗立下了以马老师为榜样,决心从事艺术和教育的志向。这是促使李英毅然不顾家境贫寒外出求学的最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这一时期,正当“五四”,少年初步接触到“德先生”(英语Democracy的第一个音译,意为民主)和“赛先生”(英语Science的第一个音译,意为科学)的宣传。于是,对未来充满憧憬,对人生抱定志向的单纯少年,一路哼着刚刚学会的《马赛曲》,下定决心、义无反顾踏上了求知和为艺术献身的征途。

上师范,李英如饥似渴地汲取了文史、艺术等多门知识的滋养, 打下了坚实的学识基础,特别是接触了知名教育家王秀南,逐步领会了师道真谛,为日后所用。然而,毕竟李英目标明确,志在艺术,师范毕业后又考入集美高等艺术专科学校进修美术两年,师从中国著名画家张书旗先生。他接受名师点化,一边厚积,一边奋发绘作。业满,年仅21岁的青年李英已崭露头角,即被聘为集美中学和集美师范的美术教师,并同王秀南和另一位教育家陈村牧(曾长期担任集美学村董事会董事长)成为挚友。

驰骋画坛

年方二十一、英姿勃发的青年李英,不甘平庸,才华横溢。他自担美术教育、美术理论、美术创作为己任;素描、国画、油画样样精通,并有自己的独到见地。在教学之余,撰写了《国画理论》一书,阐述国画基本技法,详尽论述构图、透视、线条、色彩等基本要素,以及人物、山水、花鸟、景物、树木等各种绘画技巧。同时,亲自绘作上百幅各类画稿,作为高等艺术学校的教材。一次在集美图书馆举办的“李英国画展”,轰动了整个学村。其中一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百雀图最受行家和观众的赞赏。

提起这幅百雀图,笔者早年听长辈说过,好多李英的家人亲见那一天他在墙上挂了一张宣纸,令家人买来几节甘蔗让大家吃,请大家边吃甘蔗边把吃过的甘蔗渣随意扔向宣纸,印出各种不同形状的痕迹。画家就依照纸上的痕迹描绘,只需略加点染,形态各异的飞雀即刻画就,百雀的双翼仿佛在纸上争相栩栩然抖动。如此作趣、“玩乐”之间,竟成佳品。没有厚重的学识积累和坚实的专业功底,是难以想象会采用这等创作方式作画的。

就在他的美术造诣臻于成熟的时期,李英回到了家乡。此时,他更陶醉于海岛秀丽的自然风光,寄情于乡人。沙滩、蓝天、碧水、青山、归帆、渔夫、渔女、水族……无不令画家心潮澎湃。人们经常看到李英携着画板,走遍海岸的每一个角落。写生,使他积累了大量生活素材。他的画作自然透出强烈的生活气息,传达出深深的乡土情怀,并以清晰的爱憎感染读者,形成了画家的独特艺术风格。那寄托高远志向的松鹰,那控诉日本侵略者的逃难老夫妇,那抒发向往自由情感的梭子蟹,那表白高洁情操的荷花,那寄情祖国大好河山的山水画轴,每一幅都引发观赏者无尽的遐想,受到思想的感化、净化。

1950年抗美援朝时,先生绘作《跨过鸭绿江》大幅宣传画悬挂于县图书馆外墙上,那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形象令人至今难忘。1954年间,李英在东山县文化馆举办个人画展,展示扇画20多幅,长条40多幅,获得各界一致好评。1956年,他的画作参加龙溪地区在漳州举办的大型画展,荣获第一名。并选出《远游梭子蟹》送华东区,获得优秀作品奖。这个时期,李英独领东山画坛一代风骚。上世纪50年代,先生的画作渐丰,题材的领域渐广,技法更加娴熟,艺术上进入了一个高境界。恩师马兆麟的预言终于实现了。

李英打算,到55岁时举办一次集各种类型画作于大成的,比较大型的个人画展。

追求真爱

李英的爱情生活是波折而美好的。他曾经拗不过母亲的执意与压力,娶了一位童养媳为妻,但婚后,却常年在外,把全部的情感投进他美的事业。三年后,发妻生了一个儿子,不幸撒手人寰,因病过世。

结束了这一段人生插曲后,李英一头扎进教学和美术园地。而当他回乡了解到东山基督教会的陈泗泽牧师有一位美貌不俗的千金陈爱虔,喜欢读书追求新知识时,心想正是自己心仪的女性,决心慕名前去求爱。并不信教的青年李英利用暑假,每个礼拜天都到教堂参加布道,并与陈爱虔邂逅;少女也为李英的才气和潇洒风度深深折服,爱情的火花迅速点燃。温文尔雅、慈祥善良的陈牧师经过多次与李英的交谈,自然十分喜欢这位铜城才子。于是,李英带着两幅画作,在友人周姓信徒的带领下,正式向陈爱虔的父母求亲。牧师夫妇一边欣赏李英的画作,一边提出以后要李英信教、遵规做礼拜、奉养二老等条件,李英一一应承,二老终于答应了这门婚事。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订婚仪式简单、大方而热烈。李英对未婚妻说:“有你为伴,平生之愿足矣!”家乡的沙滩上、绿树下留下了这对情侣浪漫的足迹。真是:礼拜搭鹊桥,画幅为媒,传为铜城的一桩佳话!陈爱虔这位知识女性美丽贤淑、气质不凡、善良多情,在东山县也是同代女子所罕见的。同李英作为铜城才子的广受乡人称道一样,陈爱虔享有的赞誉也是普遍而长久的。

事后,李英即送未婚妻陈爱虔进入集美幼师读书。从此,双双在这个令人神往的学村里并肩从事教、读、艺活动。

1935年元旦,婚礼在集美大礼堂隆重举行。陈牧师夫妇以及众多学者、至亲宾朋见证了这对学子美好、带着浓浓诗意的婚姻。

为人师表

李英的毅然回乡反映了他至诚待友的品格。1935年夏天,由于当时的集美师范学校校长王秀南和集美中学校长陈村牧是互相对立的两派,他们都争相欲聘李英为教员,李英不忍伤害二位挚友的感情,加上他难以排解对家乡的眷恋深情,遂婉辞二位的挽留,携眷回乡。他立即参与本城办学志士孙贻荪创办东山第一所中学——苏峰中学。此后,先后任东升小学、后林小学、康美小学、第三小学、七星池小学校长,县文教指导员,东山一中、诏安县中学、云霄县高中教员。文弱书生的身躯走遍了本县城乡和邻县各个学校;他和善慈爱的音容笑貌,他谆谆善导的课堂艺术深深为几代学生铭记。李老师曾始终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事他的教育事业,尤其注重曾被忽视的“美育”,自有他独到的见解,值得今日教育界细细思考。1954年先生曾教过笔者所在班级初一年的语文、历史课,虽课时不多,至今近60年了,他的讲授内容甚至讲课声调还屡屡成为我们同学集会的叙旧话题。都说,听李老师的课,不仅获得知识,还犹如欣赏艺术,如歌,如画,如诗。李英的很多同事也对他的师道齐声敬佩。

不论身在异乡还是归居故里,李英始终把自己的全部青春献给神圣的教育事业。这在东山几代优秀士人中,始于黄道周,继之马兆麟、萧笠云,今日承至许扬烈、李英、李猷明,以及稍后的方耀铿等,是一脉相承的。

陈爱虔女士在李英的影响下,也冲破重重阻力,于 1935 年在东山创办第一所幼儿园——霞街幼稚园(幼儿园旧称)。此后,陈老师一直在东山教育界耕耘终生,桃李繁盛,有口皆碑。

后侨居新加坡、任东南亚教育研究所终身教授的著名教育家王秀南在《终生教育经验谈——王秀南百岁回忆录》一书中专撰一节纪念“画家李英”,盛赞李英在教育、文化艺术上的成就和高尚人格。

宫商之道

李英在艺术上的作为,绝不仅仅局限于美术。在音乐戏剧方面的创造性活动,在东山堪称“师前贤,启后昆”的杰出代表。

李英走到哪里,音乐就伴随到那里。早在任东升小学校长时,他就领导由进步人士高刚山组织的“浪花剧社”,演出《兄妹开荒》、《国破家何在》、《救救孩子》、《开路先锋》、《渔光曲》、《放下你的鞭子》等爱国音乐戏剧,开展校园文艺活动。并走上社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东升校友在百年校庆时,众口绘声绘色回忆这段难忘的日子。据林长华先生《东山岛军民抗日救国史实》文和陈炳文先生《东山抗战献机纪念碑》文,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统战政策推动下,爱国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东山县成立抗日后援会,配合前方战士浴血奋战。李英先生出任后援会第一服务队队长,参与了宣传、征募、慰劳、防护、侦查等救亡工作。

1951年前后,东山县以中小学教师和中学生为主体,排练演出了几部揭露旧社会黑暗、反映阶级矛盾题材的大型话剧、歌剧,如《赤叶河》、《刘胡兰》、《一贯害人道》、《小女婿》、《巧姑的故事》、《王秀鸾》等,赴全县城乡演出几十场,场场观众爆满。新音乐、新戏剧让敦古、闭塞的东山城乡民众耳目一新。编导班子的主创人员自然非李英莫属。先生怀着对新社会的赞颂和满怀希望的深情,全身心投入了新的文艺活动。他把普通话的戏剧脚本原原本本翻译成方言,翻译得朗朗上口,自然流畅,在当时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多数人听不懂普通话的情况下,使演出妇孺皆晓,显示出先生驾驭语言的功力。五、六十年来,“手挽篮,去河边,赤叶河边去洗衫……”等唱段在小城里传唱不止半个世纪。

记得笔者读初中时,学校举办文艺晚会,李老师编排并辅导我们班6名同学演唱俄罗斯歌曲《喀秋莎》。李老师匠心独运,设计了每人两块小竹板别在手指上,边唱边打节奏,演出倍增生气。

不测风云

就在李英艺术生涯的鼎盛时期,1957年秋天,一场政治风浪使李英遭遇了不平的对待。他离开了教室讲坛,并从此放下了画笔,来到山区从事体力劳动。同时,李英的爱妻陈爱虔也受株连,同时失去了教师工作(1982年与李英一并平反改正);李英的每一个子女在就学、升学、就业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受到了亏待。

后来我们被告知,李老师在国民党时代,曾当过康美示范乡乡长,因此被划为历史反革命。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李英实在不愿也不善从政,可是就因为他的才学和名气,政治却找上了门。康美的老一辈知情乡民齐声说,李英在乡长任内曾帮助乡里创办康美盐场,多次婉谢乡民赠送的钱物,此外全然不曾有李乡长任何欺压百姓和贪赃枉法行为的回忆。由于自己的心志全在教育和艺术,也就未能熟谙仕途门道,按如今政界所称,缺乏“政治敏感性”。加上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和贪腐黑幕,当了一年多,就坚辞官职,仍旧回到教育部门。这如何称得上“反革命”?

本来就患有胃病、体质单薄的文弱书生,怎经得起此等磨难。1960年末,李英没有一声遗嘱,就不明不白含冤病死于劳改场,享年54岁。直至1962年,家人才得以知晓,经侨居新加坡的胞弟李俊明资助,才把李英的骨骸迁回家乡,魂归故土。

(顺便交代一下,在某些回忆李英生平的文章中,关于李英的卒年,有的说是1961年,应无误。即公历1961年初,时值农历庚子年末,为此亦记为1960年)。

李英之死,带给我们的遗憾是多方面的。一则,他正当年富力强,却无病而终。二则,他没能实现55岁举办大型个人画展的夙愿。三则,他没能亲自见到1982年中共东山县委组织部关于李英平反、恢复名誉和原工资的决定。四则,比起本县诸多同龄士人,李英在本应是事业鼎盛时期过早去世,世间不知因此减少了多少美的产品!乡人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扼腕嘘唏。笔者想到此,曾经几夜辗转难眠。

然而,更大的悲哀还在后头。“文化大革命”中,李英家里所存300多画幅和扇叶以及美术书籍,大部分被“红卫兵”翻箱倒柜洗劫一空,据说已付诸一炬,“随君飞到天尽头”!其中有前述的远游梭子蟹、百雀图、松鹰、精美山水画等珍贵画作。现存世间的李英画作已所剩无几。这等摧残怎不令人怅然神伤。

李英的英年早逝虽留下了无尽的遗憾,然而,假如他活到那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我想肯定又要被罗织大量“重大罪状”,遭受另一番迫害和凌辱,先生更是难以安宁。笔者这一段感慨,虽属假设,但绝非杜撰!早逝而幸免受凌辱,这一代人的命运该如何评说?

余韵延绵

我们今天书写李英其人,“逝者如斯乎”。值得宽慰的是,先生的经历和足迹,已经深深铭刻在东山人和集美学人乃至闽南人的记忆里。他的艺术成就并不因画作的焚毁而被人淡忘,他的精神风貌并不因他的过世而湮没。李英,不知带着他的画作在天堂里办过多少次画展!如今七、八十岁的男男女女,不时还在唱着“手挽篮,去河边……”他的学生也总是时常怀念这位可敬的师长。

李英的后代,传承了先生的风范,足以慰藉前辈的在天之灵。其长子李立士学有所成,任过福建省三明市市长、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等要职,因一贯忠于事业、办事高效率、平民姿态、乐于助人、拒绝贪腐,给乡人和三明人留下了很好的口碑。次子李立农七岁接受庭训,经几十年砚墨研习,如今已成为本地一位书画界达人、福建省美协会员、福建省音协胡琴艺委会会员。李英的外侄孙孙用钊,是远近知名的画家、书法家,福建省美协会员、诗词协会会员、县美术家协会主席、石斋画社社长。谈起艺术渊源,也深有感触地说:“应该是八叔公的传承。”——而这传承,不仅延绵于书画,也熔铸于为人品格。

李英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他的人生是浓缩的。试以其在世的岁月作分母,以其成就作分子,这个数值足够大。

 

 

 

 

 

 

李英先生   浓 缩 的 人 生 ——知名教育界前贤、美术家李英先生的一生(图2)

 

 

 

 

 

 

 

 

 


  李英所作扇画 

 


 

 

 

 

 

 

 

 


李英先生   浓 缩 的 人 生 ——知名教育界前贤、美术家李英先生的一生(图3)

 


文本框: 李英、陈爱虔伉俪在集美学村治学、就学,堪称“比翼双飞”

 


 

 

 

 

 

 

 

 

 

 

 

 

 

 

 

 

 


李英先生   浓 缩 的 人 生 ——知名教育界前贤、美术家李英先生的一生(图5)

 

 

 


  李英名画《雄鹰图》